六叔母生朝

香梅细柳竞芳辰,预报新年两日春。
未得犀盘傅菜缕,且看玉盏泛松仁。
东风衮衮添孙竹,南极双双照寿椿。
正是门阑多喜日,乘龙娇客翠袍新。

作品评述

《六叔母生朝》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欢乐祥和的场景,充满了新年的喜庆与希望。

诗意:
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香梅和垂柳在芳菲中争艳,预示着新年的到来。诗人还提到了一些享用美食的情景,如犀盘上的菜肴和玉盏中泛起的松仁。东风吹拂下,竹子茁壮成长,南极(寒冷地区)的双双阳光照耀着寿椿。整个场景洋溢着喜庆和吉祥,象征着一个美好的日子,一位美丽的客人穿着娇艳的翠袍乘龙而来。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对花木、美食和喜庆的描写,传达了新年的喜悦和希望。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人们的欢庆融合在一起,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香梅和垂柳的竞相绽放,象征着新年的希望和繁荣。犀盘上的菜肴和玉盏中的松仁则展示了人们丰盛的饮食和幸福的生活。诗中提到的东风、竹子和阳光等元素,进一步增添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整首诗以欢乐的语气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日子,充满了喜庆和祝福。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喜庆和希望的场景。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和形象的描写,将春天的美好与人们的喜庆生活相结合,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幸福的世界。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喜悦,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整首诗词流畅优美,意境清新明快,让人心情愉悦,有助于引发读者对美好生活的思考和向往。

作者介绍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诗词推荐

牛头鹤弄漫虚傅,未抵黄羆路剌天。曳杖徐行君自乐,世间何地不平田。

家声许史旧,弱冠近天墀。权出诸公右,官嫌二品卑。多知缘好古,得句旧能诗。自怪文开后,风流有此儿。

是非不上钓鱼舟,从此闲身得自由。一色藕花三十丈,明年归住鉴湖头。

灵河七夕巧云稠,坠露声清夜得秋。月冷桂花飘左界,山寒荔子落东瓯。人怜纨缟裁衣袂,谁借蒲葵剪扇头。竹影近窗砧杵急,梦随南客问行舟。

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堕时有声。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酲。

缺然资略每区区,抑冒扬清小小劬。诹律纲条思济理,算缗公帑较输储。三科识擢才能显,八计精研吏治孚。端有硕生如杜蒉,升堂洗觯降除趋。

新凉增客意。卧病复逾时。雨脚夜深白,虫声秋后悲。高低山树立,迢递晓钟迟。此夕天涯鬓,知添几缕丝。

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趁拍鸾飞镜,回身燕漾空。莫翻红袖过帘栊。怕被杨花句引、嫁东风。

一避吴宫火,千年楚屋春。翅迎风雨健,声入户庭频。掠水过长渚,衍虫落覆尘。休将汉皇后,故故比轻身。

妙用纵横,十方坐断。未谙此脉,举步犹难。

平沈大地,高出虚空。机先坐断,游戏神通。须弥灯王立下风。

秩秩泽宫,有的维鹄。祁祁庶士,于以干禄。彼鹄斯微,若止若翔。千里之差,起于毫芒。我矢既直,我弓既良,依于高墉,因我不臧。高墉伊何,维器与时。视之以心,谁谓鹄微。

邪径趋时捷,端心恶此名。长衢贵高步,大路自规行。且虑萦纡僻,将求坦荡情。讵同流俗好,方保立身贞。远迹如违险,修仁在履平。始知夫子道,从此得坚诚。

杨柳枝疎见月痕,夜香烧了锁宫门。琵琶不有愁人听,谁识声中是怨言。

吟过长亭复短亭,喜于溪上访诗朋。雕锼已被天公怒,狂狷仍遭俗子憎。故故愁人长夜雨,明明照我短檠灯。休思京口相逢日,喜雨楼中赋大鹏。

半生共飘泊,所至无定居。晚有一区宅,乃以丧来归。乐少辛苦多,呜呼止于斯。临没尚了了,儆戒皆可书。子言不可忘,我意当何如。

好酒来谁家,明月得我心。把酒弄明月,醉卧盗不侵。

丹成人去几经年,怪石峻嶒树曲拳。超脱每思攀逸驾,沉迷无奈缚尘缘。胜游徒有骚人咏,绝景难凭妙笔传。投绂归来应未晚,尚期一访洞中仙。

少宰分封出御批,二函新册烂金泥。恩波入渭天潢近,使节临关华岳低。铨事暂辞流内外,民风兼问陕东西。肩舆不觉驱驰倦,余兴犹能及品题。

烟霏日夕佳,隐固胜於显。孰从崦诗之,要亦山一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