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魏衍惠朱樱

开门先得故人书,稍喜提携起覆盂。
得句有谁知我在,尝新此日赖吾徒。
倾篮的皪沾朝露,出袖荧煌得宝珠。
会荐瑛盘惊一坐,苋肠藜口未良图。

作品评述

《答魏衍惠朱樱》是宋代陈师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开门先得故人书,
稍喜提携起覆盂。
得句有谁知我在,
尝新此日赖吾徒。
倾篮的皪沾朝露,
出袖荧煌得宝珠。
会荐瑛盘惊一坐,
苋肠藜口未良图。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友谊和诗文交流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魏衍惠和朱樱的感激之情。

诗的开头,诗人提到他开门先得到了故人魏衍惠的来信,这使他感到欣喜不已,随即提起覆盂(一种盛酒的容器),意味着他准备端起酒杯与友人共饮,继续交流心意。

接下来,诗人在诗中问道:“得句有谁知我在?”这表明他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只有文人墨客才能真正理解,而普通人难以理解其中的深意。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谦,认为自己的才华并不为外界所知。

然后,诗人回忆起与友人的相处,称赞这一天的相聚是新的体验,并将这一刻的美好归功于他的朋友。这种朋友的重要性和友谊的珍贵在诗中得到了体现。

接着,诗人比喻自己的才华和心思如同倾篮的皪(一种蔬菜)沾上朝露,意味着他的文学作品得到了滋润和照耀。他将自己的才华比作宝珠,表示自己的文学成就与宝贵的珠宝一样闪耀夺目。

最后两句诗,诗人提到自己与友人座谈时,会向对方推荐瑛盘(一种文房用具),这一举动会使对方惊讶不已,甚至连忙站起来。而诗人的苋肠(一种菜肴)和藜口(一种粗糙食物)则未能成为良图,意味着他的生活并不富裕,但这并不妨碍他与友人共同欢聚。

整首诗词通过对友谊的赞美和对诗文交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并在诗中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的谦逊和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诗词推荐

楼前春水碧弯环,柳外愁心千叠山。立尽残阳人不见,东风无赖莫凭阑。

记得西泠春色归,珠星璧月景离离。近来消息真堪笑,却说梅花不要诗。

倒指于今四百年,竹间祠宇尚依然。藤萝挂木长如旆,苔藓侵堦碧似钱。

百尺危桥跨彩虹,快输白浪入晴空。眼惊巫峡江山近,身在苏仙诗句中。

闲花野草斗青红,一着冰霜扫地空。惟有老梅标致别,岁寒时节自春风。

南北飞山雪,万片寄相思。东西曲流水,千声泻别离。巴猿学导引,陇鸟解吟诗。翻羡家林赏,世人那得知。

清愁自是诗中料,向使无愁可得诗?不属僧窗孤宿夜,即还山驿旅游时。

愚智纷纷总一丘,身心役役谩多忧。山林未必胜城市,触处能欢即自由。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能歌善谑。精神堆下人难学。疏帘清下缺。

芳荃奠兰酌,共吊松林里。溪口望山椒,但见浮云起。

壁古字未灭,声长响不绝。蕙质本如云,松心应耐雪。耿耿离幽谷,悠悠望瓯越。杞妇哭夫时,城崩无此说。

红尘车怼道,曾向闹中看。贵贱人多等,利名心一般。侯门崇嗜欲,客路薄孤寒。谁肯翻然悟,寻仙求大丹。

重入都门又许时,旧巢新燕欲何之。清风忽送苕溪便,满纸云烟七字诗。

珠宫何岧峣,前江后层嶂。开山者何人,萧梁山中相。窃惟经营初,岂曰此幽赏。地灵宜仙事,境寂销俗相。既积惜水功,帝命使瀛丈。手泥烧丹灶,岁久化黄壤。石突古殿出,磵循阴廊响。道人如修静,我岂陶官长。偶结清净缘,下榻税尘鞅。夜报前溪渔,命将鱠享。撑篷待月来,架桨乘

东城酒散夕阳迟,南陌秋千寂寞垂。人与长瓶卧芳草,风将急管度青枝。

苍烟迷古道,白水满平畴。落雁湘湖月,孤砧粤树秋。壮心消蜡屐,老泪入貂裘。市饮成凄断,何人识马周。

万顷烟波一钓翁,玄真心事偶相同。平生我亦轻轩冕,分取苕溪半席风。

怀绶新括州,乘驄前御史。一州与天下,先后宁同轨。纵云山水佳,何与于疮{疮仓换胡}。

真人梦出大槐宫,万里苍梧一洗空。终日忧兄行不得,鹧鸪应是鼻亭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