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杂书三十首

六经天日月,诸子如四诗。
史自班以上,语奇文亦奇。
踵武蔚宗辈,语有文无之。
小宋刊新唐,不悟宵寐规。
以艺传李杜,待之无乃卑。
他人有遗集,一览不再窥。
惟此与韩柳,咀嚼无厌期。
侪彼枫落生,吾欲镌此疵。

作品评述

《秋晚杂书三十首》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诗词以描绘书籍的种类和作者对文学的态度为主题,表达了对各类书籍的喜爱和对文学传统的敬重。以下是针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六经天日月,诸子如四诗。
史自班以上,语奇文亦奇。
踵武蔚宗辈,语有文无之。
小宋刊新唐,不悟宵寐规。
以艺传李杜,待之无乃卑。
他人有遗集,一览不再窥。
惟此与韩柳,咀嚼无厌期。
侪彼枫落生,吾欲镌此疵。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方回对书籍的热爱和对文学传统的敬重之情。他提到了六经(儒家经典)和各类文学著作,将其比喻为天、日、月和四季的韵律。他认为史书中的文字既奇妙也独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的作品却失去了早期文学的魅力。作者对于宋代刊行的新书感到困惑,认为文人应该更好地传承李白和杜甫等前辈的艺术才华,而不是追求卑微的功利。他表示自己不再去窥视他人的著作,只有这些与韩愈、柳宗元之作让他回味无穷。最后,他希望能够镌刻下这些文字的瑕疵,与枫叶一起降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书籍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文学传统的思考。作者以六经、史书和其他文学作品为代表,将书籍比喻为天地间的自然元素,彰显了书籍在作者心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他批评了当时新书刊行的状况,认为过于追求时尚和功利,而忽视了文学的内涵和精神。作者对于李白、杜甫等前辈文人的艺术才华表示敬佩,并将他们的作品与自己的创作进行对比,认为自己还有不足之处。最后,作者宣示了对于一些特定作品的钟爱,表示对这些作品的品味和阅读乐趣无穷无尽。整首诗词以作者对于文学的热情和对传统的思考为中心,通过对书籍的描绘和批评,展示了作者独特的文学观和审美取向。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寺去县七里,三山犬牙,夹道皆美田,麦禾甚茂。寺下溪水可作碓磨,若筑塘百步闸而落之,可转两轮举四杵也。以属县令林抃,使督成之。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喜见麦吐芒。东风摇波舞净绿,初日泫露酣娇黄。汪汪春泥已没膝,剡剡秋谷初分秧。谁言万里出无友,见此二美喜欲狂。三山

青女催人两鬓霜,自篘白酒作重阳。方壶老子莫凄凉。天地两三胡蝶梦,古今多少菊花香。只将破帽送秋光。

一船月自不嫌贫,伴我荒湾理钓缗。归去莫横深夜笛,怕惊溪友与山宾。

潮来溅雪欲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海上两山元不动,更添此意画中传。

三月二十五,芳春余几许。一道平常心,颠言及倒语。谩道举手摘杨花,那知漫空飞柳絮。趁流光,猛提取。喫粥了也,洗钵盂去。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水出五谷成一派,滔滔日夜东流。倦乘鞍马却乘舟。向来危处怯,此去险中愁。伊轧数声离岸橹,异乡身世悠悠。暂教杯酒放眉头。痴儿官事了,聊作子长游。

止戈曰武,唯圣为能。御得其道,无敢不庭。整我六师,稽诸七德。不吴不扬,有严有翼。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

北来南去几星霜,又见分符出帝乡。三入越山身更远,重游京国梦难忘。也知吏法兼诗老,未必才名与命妨。台省只今须俊杰,看骑骢马问豺狼。

移参窗此地,经岁日不至。悠悠荒郊云,背植足阴气。新雨养陈根,乃复佐药饵。天涯葵藿心,怜尔独种参。

主人情分熟,客兴未应阑。从古知心少,只今行路难。吟身霜竹瘦,归梦早梅寒。若见潜夫说,官清贫亦安。

幸有新醪对新菊,莫叹樽前光景促。诸公更唱自为词,缓奏金丝续银烛。

兹岩如许深,中乃一物无。非仙莫能幻,故即岩之呼。何代有禅衲,孑焉寄褐蒲。名字不可考,种松今欲枯。我来值雪后,阴崖尽成晡。茶罢摄衣起,巾车问前途。前冈云气敷,后岭两脚暗。宵安礼贤枕,蚤赴天心饭。奔驰亦云极,憇息宁恤蹔。自犹厌登车,况乃躬负担。行年甫三十,道里

赵州石桥,只见略彴。度驴度马,应病与药。换步移身,在富分贫。当头如认著,东鲁问西秦。

漏鼓乍听连岸响。

莎径依山曲,柴扉并水开。不因行药出,即为觅诗来。戒婢挑蔬甲,催儿斸芋魁。随宜也能饱,漂母未须哀。

天末去程孤,沿淮复向吴。乱离何处甚,安稳到家无。树尽云垂野,樯稀月满湖。伤心绕村落,应少旧耕夫。

兴亡怀此渡,贯酒易为醺。数树松青处,千年李白坟。晓山看夜雪,淮甸没江云。牛渚矶边过,惊涛不可闻。

三生春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