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孟郊体七首

移参窗此地,经岁日不至。
悠悠荒郊云,背植足阴气。
新雨养陈根,乃复佐药饵。
天涯葵藿心,怜尔独种参。

作品评述

《铲孟郊体七首》是谢翱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移参窗此地,
In this place beside the window, I relocate the ginseng plant,
经岁日不至。
Years have passed without its arrival.

悠悠荒郊云,
Vast and boundless are the clouds over the desolate outskirts,
背植足阴气。
The ginseng, facing away, thrives in the shade.

新雨养陈根,
Fresh rain nourishes its aged roots,
乃复佐药饵。
Renewed, it becomes a valuable medicinal ingredient.

天涯葵藿心,
The faraway fields of sunflowers and vegetables,
怜尔独种参。
I sympathize with your solitary cultivation of ginseng.

诗意和赏析:
《铲孟郊体七首》通过描绘一株孤独生长的参草,展现了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坚韧不拔。诗人将参草移至窗边,意味着他对参草的关注和照料。然而,多年来参草始终未能开花结果,象征着诗人自身的等待和期望。荒郊的云彩给人以辽阔、悠远的感觉,与孤独生长的参草形成对比,增强了参草的孤独感。参草背靠着植物,得以生长在阴凉之地,显示出它对于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和顽强生命力。

诗中提到的新雨养活了参草的陈年根部,使其重新焕发生机,成为珍贵的药材。这一意象表达了岁月的洗礼和生命的更新,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身生命的期盼和渴望。诗人将参草与天涯的葵花和蔬菜相对照,表达了对参草坚韧生长环境的怜惜和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参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孤独、坚韧和生命力的思考。参草作为一个象征,呈现了在逆境中坚持生长和繁衍的生命力,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执着和追求。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生命价值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作者介绍

谢翱(一二四九~一二九五),字臯羽,自号晞髪子,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徙浦城(今属福建)。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文天祥开府延平,署谘事参军。文天祥兵败,避地浙东,往来于永嘉、括苍、鄞、越、婺、睦州等地,与遗民故老方凤、吴思齐、邓牧等多有交接,名其会友之所曰汐社,义取“晚而有信”。元成宗元贞元年卒于杭州,年四十七。着有《晞髪集》、《西臺恸哭记》、《天地间集》等。事见《晞髪集》附录方凤《谢君臯羽行状》、吴谦《谢君臯羽圹志》,《宋季忠义录》卷一一有传。 谢翱诗,第一至五卷以明弘治唐文载刻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程熙刻本(简称程本)、清康熙平湖陆大业刻本(简称陆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第六卷以陆大业刻《近稿杂诗》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晞髪遗集》(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吴门吏隐过三年,何事陶潜捧诏还。步武已趋龙尾道,梦魂犹忆虎丘山。花开茂苑谁同醉,雪满梁园独掩关。会待他年求郡印,剑池重遶碧潺潺。

去佐湖阴郡,炎征六十程。东南疆尚狭,朝暮骑仍轻。民困恩宜厚,蛮骄隙易生。廉勤先训在,迟汝振家声。

平沙芳草渡头村。绿遍去年痕。游丝下上,流莺来往,无限销魂。绮窗深静人归晚,金鸭水沈温。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

门在荻塘西,塘高何联联。往昔分地利,远近无闲田。水国信污下,霖霪即成川。苗稼尽淹没,兹乡独丰年。家肥待亲懿,人乐思管弦。日晏始能起,盥漱看厨烟。酝酒寒正熟,养鱼长食鲜。黄昏钟未鸣,偃息早已眠。何意久城市,寂寥丘中缘。俯仰在颜色,区区人事间。忆昔炎汉时,乃知

三十不官亦不娶,时人焉识道高下。房中唯有老氏经,枥上空馀少游马。往来嵩华与函秦,放歌一曲前山春。西林独鹤引闲步,南涧飞泉清角巾。前年上书不得意,归卧东窗兀然醉。诸兄相继掌青史,第五之名齐骠骑。烹葵摘果告我行,落日夏云纵复横。闻道谢安掩口笑,知君不免为苍生。

帝里春仍好,风和昼漏迟。但怀三釜乐,遑恤北山移。老大谙斑戏,空疏愧色丝。平生杜陵老,耿耿寸心知。

昔有华阳真逸,今惟员峤老仙。悬弧小余□岁,拈花先我两年。

绿垤霞川濯锦香,何人著屐上溪航。数声疏雨鸣荷叶,两岸清蛙报水凉。

闻君息荫地,东郭柳林间。左右瀍涧水,门庭缑氏山。抱琴来取醉,垂钓坐乘闲。归客莫相待,缘源殊未还。

三五嫦娥月,夜色正婵娟。自从窃药归去,天上几千年。试问广寒高处,为甚缺多圆少,此理孰为权。弦望知天定,离合可人怜。典宫锦,歌水调,载楼船。谪仙居士何在,月色尚依然。遥想人生百岁,三万六千良夜,能得几时圆。莫遣金盆落,达曙照无眠。

静而神,默而真。方寸绝四壁,大千成一尘。拈来百草头边看,浩荡华华叶叶春。

醉毫叵我落乌丝,况是桃源乍入时。祗恐升平要华藻,赐笺春动万年枝。

绿桷朱帘金刻凤。雕梁绣柱玉幡螭。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当夏而闵雨,百神靡不宗。精诚既上达,所愿神辄从。触石忽生云,初亦无多浓。东风借其力,斯须满诸峰。稍久弥六虚,油油复溶溶。炎歊化清凉,密布难知重。雷电发灵响,潭湫起飞龙。甘霔冈不周,非止千里封。槁苗浡然兴,边畴遂芃芃。焚香拜天赐,欢声遍群农。当书大有年,赋食

抚床多感慨,白发困风烟。出门有碍,更堪寒暮雪飞天。君弃一盂一衲,奔走五湖清海,杯度不乘船。来访山中友,□□□□竿。看人间,谁得似,谪仙闲。生涯不问,留情多在酒杯间。剪烛西风谈笑,零落一尊相对,不觉已更残。回首功名事,笺记谢任安。

失脚南来又两年,故山猿鹤只凄然。潇湘不是无佳景,终觉壶中别有天。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

彩旗蔽野南风香,欢门遮马东路长。黄童白叟百拜酒,鸾栖主人今日行。忆昔焦氛涨天赤,手挽龙津力输涤。簿领为职关系重,儒术饰吏经纶密。学校一新衿佩来,市井再复图画开。男耕女织各按堵,山居海藏皆熙台。口不言功心自谕,三年任满留不住。我穷欲饯惟有心,一诗收拾行碑语。

一性圆明俱是佛,四方落魄总成仙。逢人只可少说话,卖卜不须多觅钱。退一点行安乐法,道三个好喜欢缘。老夫亦俗挑包去,若要相寻在酒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