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黄景仁的《重至新安杂感(其三)》
拼音和注音
sī mǎ qīng kuáng bīn cóng xián , yī shí wén yàn jí liú li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司马:1.官名。2.官名。3.王宫外门。4.指汉文学家司马相如。5.指唐大诗人白居易。
一时:(名)一个时期:此~彼~。②(名)短时间:~半刻|这事~还解决不了。③(副)临时;偶尔:~想不起来了。④(副)时而(限于连用):天气~冷~热。
宾从:服从,归顺。宾客和仆从。
流连:(动)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时文:时文shíwén[eight-leggedessay;essayprescribedforcivilexamination]科举时代称应试的文章,特指八股文粗粗地记得几篇时文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原诗
司马清狂宾从贤,一时文宴极流连。
新符已绾鄱阳守,旧馆谁开北海筵。
到日仍看訚似市,个中会坐夜如年。
楼台易主人非昔,燕子生涯绝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