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元晦九曲櫂歌

听取渔歌说武夷,武夷九曲水涟漪。
放舟理櫂从头去,三十六峰天下奇。

作品评述

《和朱元晦九曲櫂歌》是宋代文学家欧阳光祖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听取渔歌说武夷,
武夷九曲水涟漪。
放舟理櫂从头去,
三十六峰天下奇。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欧阳光祖与朋友朱元晦一起游览武夷山的情景。诗中通过听取渔歌,作者描述了武夷山上九曲水流动时所形成的波澜壮阔的景象。他们放下船只,摆好櫂,从山的起点开始游览,欣赏着令全世界为之惊叹的三十六座奇峰。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感情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对武夷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首先,通过"听取渔歌",诗人以一种抒情的方式将读者引入到武夷山的美景之中。渔歌声似乎是山水间的一种乐章,为整个诗篇增添了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氛围。

其次,诗人以"武夷九曲水涟漪"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武夷山上蜿蜒曲折的河流,以及水面上泛起的涟漪。这一景象使读者感受到山水之间的灵动和变幻,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

接着,作者提到"放舟理櫂从头去",表达了他们乘船游览武夷山的决心和兴奋。这种船行的方式使得他们能够近距离地欣赏到三十六座奇峰的壮丽景色。这里的"三十六峰"是武夷山的主要景点之一,也是中国自然风景的杰作之一。通过描写这些奇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山水之间的宁静与祥和的追求。它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之间的和谐与奇妙,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风景的热情和对人与自然的融合的向往。

作者介绍

欧阳光祖,字庆嗣,建宁府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清康熙《建宁府志》卷二四)。尝从刘子翚、朱熹学。熹亦曾遣三子师事之。赵汝愚、张栻荐于朝。官止江南西路转运判官。清康熙《建宁府志》卷三三有传。今录诗十一首。

诗词推荐

吾友西家黄,笔力压余子。金马可曳裾,胡为亦留此。整整插架书,拂蠹自料理。三年飞不翔,袖手今且尔。仪凤五色文,霄汉终接武。

爱梅能独立,不与众芳同。花貯香千斛,梢宠月一弓。倚松还傍竹,洗雨更梳风。和靖清吟后,题评愈不穷。

文物以纪,藻色以明。礼备奉举,遹观厥成。睿知有临,诞甫文德。教雨化风,洽此四国。

宅前宅后好青山,零落重门半掩关。玉貌久归天上去,宫词百首落人间。

躞蹀青骊马,往战城南畿。五历鱼丽阵,三入九重围。名慑武安将,血污秦王衣。为君意气重,无功终不归。

端人舌本钝如槌,自画村眉不入时。门巷张罗宾客少,车轮生角仆夫悲。共游洛下凋零尽,末向岩头付嘱谁。为吾子师余岂敢,伊家元有大宗师。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谷口 一作:溪上)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柱石中朝黄阁相,河山千古南州。多君谈笑觅封侯。朱轮**盖,锦带佩吴钩。满府治声歌五*,稍稍俊气横秋。今年寿席更风流。青云新甲第,一笑醉金瓯。

问路无多子,驱车半日间。行穿崖石古,蹈破藓花斑。绿语莺边柳,青眼水底山。人家岂无地,争住小溪湾?

洛阳驰道上。春日起尘埃。濯龙望如雾。河桥渡似雷。闻珂知马蹀。傍幰见甍开。相看不得语。密意眼中来。

玄晏先生早著书,圣朝未降輭輸车。满头霜雪机心息,三径蓬蒿俗客疏。千首好诗传辇轂,一枝仙桂耀门闾。汉庭得意真知己,应为清宵诵子虚。

贫居尽日冷风烟,独向檐床看雨眠。寂寞春风花落尽,满庭榆荚似秋天。

小筑才成赐也墙,传家那是钓徒张。非求世上人看好,但要閒中句律昌。成阵游鯈波上暖,打团飞蝶菊初荒。隣翁莫厌频相遇,会见横翔入未央。

听夜来微雨,甚一霎,过东墙。爱活色生香,芙蓉标格,暖贮春光。珑*宝团琼缀,笑海棠、能睡更无香。烂漫宋郎心眼,风流时世新妆。少年走马杏花*。句惹兴偏长。记夸酒青旗,树头招*,唤客初尝。别来吴姬粉面,比旧年、风韵转芬芳。似觉生红闹意,未容说与东皇。

前日枯槎接断溪,今朝白石跨完堤。牧儿静立牛磨角,诗客闲惊马驻蹄。涧雨涨来流浅濑,山风扫过断纤泥。十家岂乏相如辈,当有人从柱上题。

关吏收鱼钥,趋朝阻向晨。忘鸣鸡睡熟,倦立马嘶频。柝静霜飞堞,钟来月堕津。可怜同候者,多是未闲人。

乾涵坤毓万汇夥,独得为人赖钧播。八尺身为天地赘,一寸心将天地裹。道眼自应非肉眼,以心观物无不可。灵台光尘日月县,肯使一丝挂尘堁。老寿龟鹤夭蠛蠓,博大鹏鲲小蜾嬴。王侯云霄纵翱,奴隶泥涂淹坎轲。雷霆起蛰春生儿,霜露敛华秋结果。防风九亩霸十围,痿痹支离蹒跚跛。二

已是蛟龙未肯忙,谁教螮蝀更相妨。来时槁叶疏疏响,过后浮云片片光。径草微滋垂粉汗,砌沙圆滴簇蜂房。嗟予不及高飞鸟,先得天边几点凉。

沃心甘蔗冷,烧眼刺桐繁。

倚槛清歌,一声高遏行云住。长河倾注。不煞曦轮暑。燕寝清香,画栋珠帘雨。人何处。一尊绿醑。满眼青山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