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何景明的《自武陵至沅陵道中杂诗十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tíng wǔ rù dà gǔ , liè yáng jīng zhōng ti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亭午:正午;中午。
中天:1.高空中。2.天运正中。有颂扬盛世之意。3.天文学上指星体由东向西运行,通过子午圈时,称为「中天」。
大谷:泛指山谷之大者。地名。又称大谷口﹑水泉口。在今洛阳市南。
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原诗
亭午入大谷,烈阳经中天。
树木多郁蒸,石坼起焦烟。
屈地饮我马,数尺不得泉。
仆夫告饥渴,挥汗堕马前。
安得万间厦,坐使清风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