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曾慥的《调笑(净友莲)》
拼音和注音
rú zhuāng jiù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曾慥
曾慥(?—1155年)为南宋初道教学者。字端伯,号至游子,晋江(今福建泉州)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大臣曾公亮裔孙。曾官至尚书郎、直宝文阁。晚年隐居银峰,潜心修道,主张“学道以清净为宗,内观为本”,编成《道枢》四十二卷,选录大量修道养生术,包括义理、阴符、黄庭、太极、服气、大丹、炼精、胎息、金碧龙虎、铅汞五行等。曾慥死后被列为理学名臣,进祀乡贤祠。
出自宋曾慥的《调笑(净友莲)》
rú zhuāng jiù 。
曾慥(?—1155年)为南宋初道教学者。字端伯,号至游子,晋江(今福建泉州)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大臣曾公亮裔孙。曾官至尚书郎、直宝文阁。晚年隐居银峰,潜心修道,主张“学道以清净为宗,内观为本”,编成《道枢》四十二卷,选录大量修道养生术,包括义理、阴符、黄庭、太极、服气、大丹、炼精、胎息、金碧龙虎、铅汞五行等。曾慥死后被列为理学名臣,进祀乡贤祠。
假守富春公,秋毫听民词。夙夜临公厅,归卧酸体肢。李侯来馈药,期以十日知。深中护灵根,金鏁祕玉(上竹下氏)。不须许斧子,辛勤采玉芝。我方困健讼,挝翁争一锥。不能鸣弦坐,颇似巫马期。敢乞刀圭余,归和卯饮卮。傥令忧民病,从此得国医。
轮蹄旦旦风尘表,入眼群山青未了。刺藤迎日子先红,荞麦得霜花渐老。丛祠诡怪画村疃,古寺骞腾出林杪。征衫多闪逐飞鸢,下担有时随宿鸟。初晴得去恨迟迟,独夜不眠忧悄悄。公如老骥暂伏枥,我类游鳞终屈沼。一朝王事有期会,百里民情同探讨。详於禹贡辨等级,明似离娄烛幽眇。
清弘历的诗集:出自《读贞观政要》
元袁裒的诗集:出自《远游》
宋李彭的诗集:出自《睡起(其一)》
宋张弋的诗集:出自《东门野兴》
宋王炎的诗集:出自《怀忠堂辞》
宋杨万里的诗集:出自《赠相士蓑衣道人杜需二首(其二)》
明末清初屈大均的诗集:出自《和人谒昭烈惠陵》
宋张镃的诗集:出自《自叹》
唐王梵志的诗集:出自《题阙(其三十七)》
明张弼的诗集:出自《悲管孺人》
宋陆游的诗集:出自《稽山道中二首(其二)》
宋刘攽的诗集:出自《秋尽野次(其一)》
唐白居易的诗集:出自《斋戒满夜,戏招梦得》
清王裕承的诗集:出自《留别浪穹绅民三首(其三)》
宋杨杰的诗集:出自《谢公约惠墨竹图》
宋宋祁的诗集:出自《送张法曹》
宋章得象的诗集:出自《国清寺》
元代张可久的诗集:出自《【双调】清江引_张子坚运判》
清弘历的诗集:出自《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六十)玉》
元末明初王逢的诗集:出自《怀马文郁御史靳惟正同知兼简陆公叙薛孟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