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过象之葆光亭戏呈一首

萧洒崔家宅,重门一迳通。
竹烟虚晚碧,花雨重秋红。
傲睨怜苔石,徘徊俯桂丛。
自朝新月色,不为主人翁。

作品评述

《晚过象之葆光亭戏呈一首》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一座崔家宅院的景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致的赞美以及对主人翁身份的淡然态度。

诗词的中文译文:
萧洒崔家宅,重门一迳通。
竹烟虚晚碧,花雨重秋红。
傲睨怜苔石,徘徊俯桂丛。
自朝新月色,不为主人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抒发作者在晚间经过崔家宅院时的感受为主题,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宅院的氛围。

首两句"萧洒崔家宅,重门一迳通"描绘了整个宅院的宏伟和通透感。其中的"重门一迳通"暗示了宅院中心的庭园景观,以及门庭之间的连贯性。

接下来的两句"竹烟虚晚碧,花雨重秋红"描绘了宅院内的景色。"竹烟虚晚碧"将竹林的清烟与暮色相融合,展现出宁静而深邃的氛围;"花雨重秋红"则形容了花朵在秋雨中的浓艳和美丽。

接着的两句"傲睨怜苔石,徘徊俯桂丛"描述了作者在宅院中的行走。"傲睨怜苔石"表达了作者对那些苔石的欣赏和怜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身的豪情和独立精神;"徘徊俯桂丛"则描绘了作者徘徊在桂树下的情景,展现出对桂花的喜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一句"自朝新月色,不为主人翁"表达了作者的超然态度。"自朝新月色"暗示了作者早晨起来时望见的新月,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感和欣赏;"不为主人翁"则表明了作者对宅院的经过并不感到属于自己,以一种超越主人翁身份的视角来观察和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宅院景色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感和对宅院的赞美。同时,通过最后一句表达出作者超然的心态,不受物质身份束缚,以自由的眼光欣赏世间美景。这种超脱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世事的超越追求,也体现了韩维独立自主的个性和追求自由高洁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诗词推荐

稚子家人俱可怜,江南烟水路绵绵。开船好是烧灯后,下马何由醉眼前。

风骨萧然,称独立、群仙首。春江雪、一枝梅秀。小样香檀,映朗玉、纤纤手。未久。转新声、泠泠山溜。曲里传情,更浓似、尊中酒。信倾盖、相逢如旧。别后相思,记敏政堂前柳。知否。又拚了、一场消瘦。

恶风夜汹疾雷频,稍卧还兴起倒身。政复花时如此雨,谁知我辈本无春。破衣垢腻疮饶痒,短被伴欹脚倦伸。捱耐天明招敢叟,能来破闷赖斯人。

出门政觉病躯难,已分春风负牡丹。送花载酒能俱至,愧尔交情殊未阑。

莫教满地长莓苔,杖屦从今日日来。曲径要随松巷转。柴门须对石桥开。墙头花木因时种,案上图书任意堆。幸有林泉可投老,忍将双脚踏尘埃。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榛赤如赭。莫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云霭新画。前山更远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唯有巫山最穠秀,依然不负远来心。

龙飞虎变仰光辉,九御亲承制作垂。祀辂斿明崇庙典,经筵烛晃肃朝仪。长春宝树花献,太液祥云五色移。环海车书皇帝有,安州不制《大风》词。

少日胸中万丈虹,著书老尚有新功,同乡我惜知君晚,善士天胡赋此穷。无椁去年非孔鲤,有家何地客梁鸿。秋风萧瑟行吟里,应有中郎识爨桐。

原下相逢便别离,蝉鸣关路使回时。过淮渐有悬帆兴,到越应将坠叶期。城上秋山生菊早,驿西寒渡落潮迟。已曾几遍随旌旆,去谒荒郊大禹祠。

士安逾弱冠,落魄未修饰。一朝因感激,志学忘寝食。著书穷天人,辞聘守玄默。薄葬信昭俭,可为将来则。

肃肃其父,既旨既溢。迨其毕酌,偏兹博硕。祀事既遂,不敢谇射。神或醉止,我心斯怪。

二十五年南北走,遗爱寂然民记否。昔日婴儿今壮夫,昔日壮夫今老叟。

四远参寻遍,修行却不行。耳边无俗语,门外是前生。塔见移来影,钟闻过去声。一斋唯默坐,应笑我营营。

焦琴月下听,露柱却知音。世人应不会,侧耳立松阴。

蚤擅文章价,名公屡品题。碑铭摹谏省,丘壑访愚溪。得句追飞兔,摛毫走怒猊。遗编闻好在,后学仰筌蹄。

海树婆娑日出东,一年穷处已残冬。春衫湿到西湖雨,魂梦觉来长乐钟。梅掷白英楼压凤,灯挑红焰剑缠龙。便教分阃持麾去,未惬平时锦乡胸。

闲踪问园馆,晴色满江郊。织浪回廊侧,楼烟秃柳梢。杖寻晞发石,亭欠盖头茅。清景摹乘兴,含毫浴砚坳。

戍楼梦不到中州,杜牧新愁亦倦游。留得荷锄双手在,山寒芋栗要人收。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客恨如酲何日醒,满空烟雨昼冥冥。垂帘竟日无余事,隔叶流莺独坐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