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泄山三学院十题·石鼓

巨石平如掌,天然状鼙鼓。
击之还有声,分明含太古。

作品评述

诗词《五泄山三学院十题·石鼓》描述了五泄山的一块巨石,形状如同一个鼙鼓。击打这块巨石会发出声音,仿佛隐含着古老的气息。

中文译文:
巨石平如掌,
石形如鼓凹。
击之还有声,
含太古典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五泄山的一块石鼓。作者通过形容巨石呈现出它的平整、宽广的形状,同时将它比喻成一个鼓凹,形象鲜明而极具视觉冲击力。

诗中提到巨石能发出声音,这里可能隐喻着这块巨石寓意深远,拥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并且这声音是如此独特,仿佛是古老的声音回荡在其中,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这块石鼓的强烈印象和赞叹之情。短暂的几句话勾勒出了鼓状的巨石的形态、声音和历史意义。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感受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关注。

这首诗词以其简洁、生动的表述,展示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交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这首诗词也让人对五泄山的石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探索和思考。

诗词推荐

去年出山时,飞支正撩乱。殷勤大洪老,呵笔泻真赞。为言化菩萨,持钵江北岸。欲将说禅相,醒彼瞌睡汉,别来能几日,沤灭冰且泮。似闻妙湛师,接踵还旧观。公归勿惆怅,生死同夜旦。幸有囊中金,了此一重案。

昔年当此日,生个老妖孽。殃害大地人,有屈无处雪。云门愤不甘,一棒要打杀。打不杀,至今年年有个四月八。

人生固有命,天道信无言。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请室闲逾邃,幽庭春未暄。寄谢韩安国,何惊狱吏尊。

带露葵花贮漆盘,周遭仍簇小鸡冠。人生爱赏无时足,但作姚黄魏紫看。

五云双阙俯人间,岁晏天王狩未还。鹦鹉认人宫漏断,水沉销篆御床闲。朝仪无复风云会,郊祀空遗日月颜。莫向边陲动戎马,汉兵已过铁门关。

秦王狭百二,猛虎正负嵎。壮哉田家子,赤手摩其须。叩关固蹉跎,未觉此诗迂。沛公居山东,财色良区区。一朝咸阳去,始作帝者图。砀公倘不偶,陈中遂长驱。求知千载下,优劣当何如。九原已黄土,极目空欷嘘。

山险号北固,景胜冠南州。洪涛江上乱云,山里簇红楼。堪笑萍踪无定,拟泊叶舟何许,无计可依刘。金阙自帷幄,玉垒老貔貅。问兴亡,成底事,几春秋。六朝人物,五胡妖雾不胜愁。休学楚囚垂泪,须把祖鞭先著,一鼓版图收。惟有金焦石,不逐水漂流。

去年登堂三月三,主人置酒浇春衫。今年登堂九月九,堂上主人复多酒。马生弹琴纪生画,郭子题诗美如炙。四明狂客醉欲倒,菊花插帽秋光好。百年节序能几逢,人生会合何其少。人生会少将奈何,为君起舞为君歌。歌残酒尽更须酌,莫待他年白发多。

千时南云度塞鸿,秋云无迹淡平空。人间玉岭清霄月,天上银河白昼风。潘赋登山魂易断,楚歌遗佩怨何穷。往来未得如张翰,欲脍霜鲸碧海东。

雨昏连夜催炎暑。暑炎催夜连昏雨。长簟水波凉。凉波水簟长。翠鬟双倚醉。醉倚双鬟翠。香枕印红妆。妆红印枕香。

毒蛇头上能揩痒,正是吾家跳灶儿。窃得这些穷伎俩,白拈手裹觅便宜。万仞崖头独足立,头长三尺知是谁。

千题万咏过三旬,忘食贪魔作瘦人。行处便吟君莫笑,就中诗病不任春。

蝴蝶深深浅浅黄,被春恼得一般狂。打团飞入菜花去,自信世间无别香。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缆解鸥飞处,船移柳影中。林户桃李月,浦溆蕙兰风。酒浅能无醉,歌长惜有终。赋诗聊泚笔,寓意未须工。

蜀人不信秦川好,食蔗従梢未及甘。当道沙尘类河北,依山水竹似江南。观形随阜饮溪鹿,云气侵山食叶蚕。犹有道人迎客笑,白须黄袖岂非聃。

闻道过从地,衣冠异俗装。小孙迎劝酒,后院出行香。贾客珠量斗,侯家笏满床。未如耆旧辈,庞马隐襄阳。

体妖娆,鬟婀娜。玉甲银筝照座。危柱促,曲声残。王孙带笑看。休休休,莫莫莫。愁拨个丝中索。了了了,玄玄玄。山僧无碗禅。

太行巫峡费车舟,休向沧溟认一沤。日下冰山难把玩,雨中土偶任漂流。元无刻木牵丝技,但合收绳卷索休。惟有酒缸并饭甑,却须粳秫十分收。

心澄气自爽,满目是青山。欲知拄颊意,一笑可忘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