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郑山铺

行役苦行役,凄凉应奈何。
自从多事后,应恨一身多。
草店张灯宿,石桥乘月过。
曳裾悲我计,回首一烟簑。

作品评述

《宿郑山铺》是宋代李公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留宿在郑山铺,行军劳累应该多么辛苦。自从遇到这么多烦心事,我一定懊恼不已。在这草棚旅店点亮蜡烛,我经过石桥赏月。拖着长袍忧虑我的计划,回头望去只见一道轻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郑山铺留宿时的凄凉境遇和感受,表现了行军生涯的艰辛和痛苦,以及因为各种困扰而深感不满和懊恼。诗人在草店内张灯点着蜡烛过夜,走过石桥欣赏月亮,表现出他内心的憧憬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却被自己的忧虑所困扰,无法放下。最后,他回首望去只看到一道轻烟,表达了他心事重重,形势复杂,前景不明朗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描写军旅生活的困苦和烦心事,展现了人在特殊环境下的困惑和思考。诗人用寥寥数语折射出自己内心的愁苦和困惑,同时也反映了行军生活的辛酸与孤独。在自然景物上,诗人通过对草店、石桥、月亮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向往,但也映衬出其内心的忧虑和不安。整首诗以简洁朴实的语言直抒胸臆,主题鲜明,描写细腻,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词推荐

归鸦澹澹夕阳閒,窅窕楼台紫翠间。说向城中应不信,隔湖最好看芝山。

西土尊师故纸罗,南方历祖葛藤窠。临风剔起透青眼,跟脚从头觑破那。阿呵呵,会也麽,尺水休夸一丈波。幕天蓆地生涯阔,敌胜吹毛不用磨。

我生本是丝纶客,尝抱丝纶钓王国。胶庠虽识姚有虞,载车未遇周西析。抱琴归去古江边,江头风月犹依然。江风刮岸岸如削,江月照人人未眠。沙平浪静江天阔,换酒捉鱼鱼拨刺。有时醉碗和月吞,有时醉棹和烟拨。或唱歌,或吹笛,欸乃宫商人不识。歌声唤彻烟水寒,笛声清透云霄碧。

禀生太极本纯全,七尺身中豁一天。妙道高深从俗笑,至言微密向谁传。何须青简书勋业,赖有丹台集圣贤。诸子但论时世事,令人懒语益思眠。

嫁作儒家妇,韶颜已守孀。夫穷于仲子,儿胜似元方。陶母将迎养,庞妻忽坐亡。吾衰不能诔,短些谩凄凉。

积年欣慕逸群才,今日皇都喜重陪。行著绣衣归茂苑,醉才仙履上蓬莱。青云有路千峰见,碧海无波万里开。我欲傍淮先卜筑,隔江招隐望胥台。

一片吹来锦,人言是杏花。倚栏堪把玩,胜似日边霞。

谁向澄波上,心将云锦铺。无因一寓目,却忆小西湖。

学修行,如采药。携个清净篮儿,并无染著。向白云、深处游行,又何曾用镢。呼青鸾,引白鹤。踏开宝陆,自然辉霍。见九转、一粒丹成,

越乡知胜楚,君去莫辞遥。晓日鱼虾市,新霜橘柚桥。河流通海道,山井应江潮。近邑逢鸥鸟,先应避画桡。

使星两两照前山,笔下高吟万选钱。绝景政须终日款,兹游真可以诗传。深得遇雨排清昼,晚日迎风浸碧烟。千载不浑亭下水,俯栏犹得继前贤。

牙簪不可忘,来处隔炎荒。截得半环月,磨成四寸霜。晓辞梳齿腻,秋入发根凉。好是纱巾下,纤纤锥出囊。

几年苍翠在仙家,一旦枝枯类海槎。不如酸涩棠梨树,却占高城独放花。

不出柴门三月强,亦无诗句答风光。悠然自有深居乐,满径从教春草长。

自昔山川致云雨,我今坛筑为焚香。三回应祷皆如响,始验吾儒道术长。

醉韵飘飘不可亲,掉头吟侧华阳巾。如能跂脚南窗下,便是羲皇世上人。

蓬头垢面,秘奥埋名。颐神养气忘形。并没纤尘挂染,意静心明。逍遥自然快乐,握玄机、修进长生。清闲处,管胜如火院,苦海冤坑。卧月眠云弄斗,调龙虎,婴娇女姹堪凭。斡运飞金走玉,杳杳冥冥。灵光一点来往,现元初、妙相身轻。乘鸾凤,指蓬瀛路上前行。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紫陌寻春日,惟公最少年。鱣堂慙隗始,熊轼愧卢前。寄我旧犹湿,思君迹遽仙。同登今有几,挥泪抚遗编。

五常百行异其名,腔子源头一个诚。数马似愚宁过谨,悬鱼虽矫却真清。宽和爱众众同爱,骄倨轻人人所轻。诗好何如动业好,旂常元不载诗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