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陶元藻的《项里》
拼音和注音
wū zhuī yī qù lǐ mén kōng , zǐ dì xiāng suí bù fù d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复:不复,汉语词汇。拼音:bù fù 释义:1.不往来。2.不回答。3、恢复
相随:亦作'相隋'。谓互相依存。伴随;跟随。
子弟:(名)①弟弟、儿子、侄子等:职工~。②指年轻的后辈:~兵|农工~。
陶元藻
又号凫亭。乾隆贡生,九试棘闱,屡荐不得上。历游燕、赵、齐、鲁、扬、粤、瓯、闽之境。诗文均负盛誉。游京师,题诗旅壁,袁枚见而称赏,为撰《篁村题壁记》。至广陵,为两淮转运使卢雅雨幕僚。卢大会名士 70余人于扬州红桥,分韵赋诗,元藻顷刻成10章,莫不倾倒,时称“会稽才子”。不久归籍,在杭州西湖建泊鸥庄,专事著述,历30余年,著有《全浙诗话》54卷,《凫亭诗话》4卷,《越谚遗编考》5卷,《泊鸥庄文集》12卷,《越画见闻》3卷,斯盖专辑旧绍兴府属画人而各为之传,有乾隆六十年(1795)自序。卒年八十六
原诗
乌骓一去里门空,子弟相随不复东。
作史到今尊本纪,争功何必据关中。
稽山碑失秦无颂,《垓下歌》成楚有风。
未许生擒归亦耻,项王毕竟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