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

弹指圆成八万门,有无无有岂堪论。
假设千经并万论,直应迦叶不闻闻。

作品评述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弹指一下,八万门皆实现,存在与不存在何足论。假设千部经典和万种论说,也无法达到直接领悟如迦叶般无需言语。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佛教道理的颂扬和歌颂。诗人通过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证道的境界和内涵,强调了直接领悟佛理的重要性,而言语和文字的限制则无法真正理解佛法的深奥。

赏析:
《颂证道歌·证道歌》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展现了佛教思想中的一种境界。诗中的“弹指圆成八万门”意味着通过一瞬间的领悟,可以达到佛法的境界。而“有无无有岂堪论”则表达了存在和不存在的区别在这一境界中变得微不足道,因为佛法超越了对现象的分别和对对立概念的执着。

诗人进一步提到“假设千经并万论”,强调了即使是通过大量经典和论说的学习,也难以达到真正的领悟,因为佛法的真谛无法通过文字和言语准确传达。最后一句“直应迦叶不闻闻”则指出真正证悟佛理的人,不需要依赖于言语和文字的解释,他们能够直接体悟佛法的真谛,达到超越言语的境界。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佛教思想中对于直接领悟佛理的推崇和肯定。通过对存在与不存在、言语和文字的辩证关系的思考,诗人呈现了佛法超越对立和对表象的执着,强调了内心的体悟和直觉的重要性。这首诗词以简短的篇幅传递了深刻的佛教道理,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春来长是病厌厌。

相送巴陵口,含泪上舟行。不知三江水,何事亦分流?

金谷觞豪友,珠楼拥艳姬。南交来处悖,东市悔何追。

寒入吟肩兀蹇鞍,灞桥风雪几跻攀。诸贤有意起更化,老我无能悔出山。谈到时文真破碎,情知吾道转间关。武元衡事传闻否,倦翼孤飞正欲还。

新春三六庆生申,曾立螭头作这臣。论谏独先闻药石,代言何上见丝纶,汉星今日仍和虏,蹇叔当时最虚秦。万古波涛看砥柱,祝君不必假灵椿。

年老无流辈,行稀足薜萝。热时怜水近,高处见山多。衣袖长堪舞,喉咙转解歌。不辞狂复醉,人世有风波。

雾雨不成点,映空疑有无。时于花上见,的皪走明珠。秀色洗红粉,暗香生雪肤。黄昏更萧瑟,头重欲相扶。明日雨当止,晨光在松枝。清寒入花骨,肃肃初自持。午景发穠丽,一笑当及时。依然暮还敛,亦自惜幽姿。幽姿不可惜,后日东风起。酒醒何所见,金粉抱青子。千花与百草,共尽

燕城过长夏,乡思若为禁。故园松竹潇洒,久矣负幽寻。赖有仙坛诗伯,同寓玉堂清署,相顾意殊深。余暇尽谈笑,烦暑自消沉。绕长廊,临静砌,称闲心。飕飕树杪风至,流水入衣襟。尚愧无穷汗简,也预诸公奋笔,投迹是非林。何日了官事,倒佩脱冠簪。

高堂亲老本师存,多难长悬两处魂。已说战尘消汉口,便随征棹别荆门。晴吟野阔无耕地,晚宿湾深有钓村。他日更思衰老否,七年相伴琢诗言。

虞帝南游不复还,翠蛾幽怨水云间。昨夜月明湘浦宿,闺中珂珮度空山。

山馆幽扉生曙光,晓风残月共苍苍。角巾自揽烟霞色,空径时飘兰蕙香。日射女垣啼宿鸟,露翻桐叶下秋冈。三山极目青于指,一片闲云似水凉。

汉家经武意如何,也信狼心欲偃戈。岂是虏庭佳丽少,自缘婚礼货财多。女从宗室方抡择,赋出齐民更刮摩。若向大臣求侄媵,当时谁肯议通和。

碧瓦新堂压素波,主人欢意驻鸣珂。风清共觉烦襟快,觞急都忘醉弁俄。江苇有情侵岸出,野鸥无事掠船过。西墙墨妙须珍护,皇祐高秋胜永和。

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孤标百尺雪中见,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傍他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平生相爱应相识,谁道修篁胜此君。

昔为童稚不知愁,竹马闲乘绕县游。曾为看花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招他邑客来还醉,儳得先生去始休。今日故人何处问,夕阳衰草尽荒丘。

将军埋骨处,过客式英风。北伐生前烈,南枝死后忠。山河戎马异,涕泪古今同。凄断封丘草,苍苍落照中。

僛僛翠袖舞寒塘,无复当时婉婉妆。荡子游娃俱不到,倚风摇月自生香。

漂流曾落此江边,忆与诗翁赋浩然。乡国去身犹万里,驿亭分首已三年。北城红出高枝靓,南浦青回老树圆。还似昔时风露好,只疑谈笑在君前。

青鸾有翼,飞鸿无数,消息何曾轻到。瑶琴尘满十三徽,止记得,思归一调。此时便去,梁间燕子,定笑画眉人老,天涯况是少归期,又匹马,乱山残照。

铜雀台空锁暮云,金谷园荒成路尘。转头千载春,断肠几辈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