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五首

霜风号肃杀,霜叶堕萧颾。
唯有玲珑岩,崔嵬望转高。

作品评述

诗词:《偈颂二十五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如净

霜风号肃杀,霜叶堕萧颾。
唯有玲珑岩,崔嵬望转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释如净的《偈颂二十五首》。诗人以自然景物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通过霜风和落叶的描写,表达了肃杀的氛围和凋零的感觉。

首先,诗中的霜风号肃杀,描述了寒冷的秋风带来的冷峻和凛冽之感。这种肃杀的氛围与秋天的特点相契合,也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接着,诗人描写了霜叶堕萧颾,表现了秋天落叶的凄凉景象。萧颾是指飘扬的样子,形容了被霜风吹散的落叶在空中飘舞的情景。这种凋零的景象,不仅反映了自然的循环和生命的消逝,也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希望和转折。他提到了玲珑岩和崔嵬,这是两座山峰的名称,暗示了它们的高耸和峻峭。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凋零的景象中寻找到了一种坚韧和希望的力量。崔嵬望转高,意味着诗人的目光转向了高处,寓意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表达媒介,通过描绘秋天的寒冷和凋零,传达出生命的脆弱和时光的流转。然而,诗人通过提及崔嵬和玲珑岩,展示了对坚韧和追求卓越的向往,使整首诗词具有了积极向上的意义。

作者介绍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我昔防江之下流,独许蔡子专军谋。未能奏效累丝发,已复负谤丛山丘。小范兵精思虑远,片言坐折群疑满。幕僚无过只论功,登秩荐贤来衮衮。上流蜀接更吴通,桑麻满里炊烟同。鹦鹉洲前长笛晚,黄哀蕲怨何时终。

师干久不息,农为兵兮民重嗟。骚然县宇,土崩水溃。畹中无熟谷,垄上无桑麻。王春判序,百卉茁甲含葩。有客避兵奔游僻,跋履险厄至三巴。貂裘蒙茸已敝缕,鬓发蓬舥.雀惊鼠伏,宁遑安处。独卧旅舍无好梦,更堪走风沙。天人一夜剪瑛琭,诘旦都成六出花。南亩未盈尺,纤片乱舞空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玉作车辕蒲作轮,当初不起颍阳人。一家总入嵩山去,天子何因得谏臣。

冷艳金歇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义台屹立尚千秋,褒诏曾宣李邺侯。古碣不教苍藓蚀,高原惟见夕阳流。耕夫锄自将芝护,野客衣还伴鹤游。一样荒坟偏起敬,孝思耿耿至今留。

天师携此种,至自上饶远。当时十七树,高干倚孤巘。苍蓬蒺藜大,紫壳槟榔软。蜀部名果中,推之为上选。

溪声急。无数落花漂出。燕子分泥蜂酿蜜。迟迟艳风日。须信芳菲随失。况复佳期难必。拟把此情书万一。愁多翻阁笔。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皓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白发催年老病身,可堪金屋备词臣。东风是处花开落,谁识羲和酿得春。

说法雄音敌海潮,一栖京寺叶频凋。水田三事衣将弊,香积多年饭顿销。忽忆虎邱飞梦到,更闻莲社寄书招。好传祖印归南土,莫遣宗风渐寂寥。

本住陵阳处士户,不妨名字落青都。题舆带阁添新号,抱史还山只故吾。秀水稳宜眠夏簟,惠泉香可煮秋菰。劝君莫动骚人曲,椰叶{上艹下通}花降女巫。

畦衣我是出尘人,卜筑高堂与月邻。床上金刀香剪佳,箧中玉斧冷修轮。寒癯破梦无嫌病,清白传家不愧贫。门外潮平船著棹,点头老兔静分身。

湖滨别去五经秋,喜得閒居无悔尤。华藻不因焚砚弃,功名直待盖棺休。北山何假移文檄,西事犹堪借箸筹。四海茫茫才思竟,如君尚向古人求。

江北桃花色颇穠,不堪凡陋也春风。谁知岭下新来样,故作宫妆澹水红。

苦吟看坠叶,寥落共天涯。壮岁空为客,初寒更忆家。雨墙经月藓,山菊向阳花。因味碧云句,伤哉后会赊。相思凡几日,日欲咏离衿。直得吟成病,终难状此心。解衣悲缓带,搔首闷遗簪。西岭斜阳外,潜疑是故林。

蕊珠仙籍标名,绛纱覆玉云霞里。銮坡凤掖,丝絇鸣佩,甘泉近侍。濯柳临春,饤梨照座,绝尘风味。记青蒲、夜半论兵,万人惊诵回天意。麟组遥临万里。谈笑处、江山增丽。遐冲坐折,风流余事,唯应燕喜。新筑沙堤,暂占熊梦,恰经长至。过佳长献寿,双旌便好,作朝天计。

带月饭行侣,西游关塞长。晨鸡鸣远戍,宿雁起寒塘。云卷四山雪,风凝千树霜。谁家游侠子,沉醉卧兰堂。

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领取青天并入来,和月和天都蘸湿。天既爱酒自古传,月不解饮真浪言。举杯将月一口吞,举头见月犹在天。老夫大笑问客道,月是一团还两团。酒入诗肠风火发,月入诗肠冰雪泼。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焉知万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团月。

春光唤入百花丛,寒力平歁两鬓蓬。吹乱众红还复整,海棠却不怕春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