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画梁燕子报新归。
好语全稀。
庭芳侵亚红相对,却羞见、蕊蕊枝枝。
说与吹箫旧侣,痴心指望多时。
朝云暮雨失欢期。
碧画谁眉。
凝愁立处桐阴转,又还是、红日将西。
谩道梅花纸帐,鸳鸯终待双飞。

作品评述

风入松

画梁燕子报新归。
好语全稀。
庭芳侵亚红相对,却羞见、蕊蕊枝枝。
说与吹箫旧侣,痴心指望多时。
朝云暮雨失欢期。
碧画谁眉。
凝愁立处桐阴转,又还是、红日将西。
谩道梅花纸帐,鸳鸯终待双飞。

中文译文:

风吹入了松树林,
画中的梁上的燕子告诉我新人已回来。
美好的语言相对稀少。
庭院的花香弥漫着红色,与那羞怯的花蕊相对。
我曾跟箫声一起说过的旧友啊,
我痴心地期待着再次相遇的时刻。
晨云和暮雨失去了快乐的时机。
碧水之上,谁的眉目呢?
凝愁地立在桐树阴影下,太阳又将西下。
满纸梅花画谁能懂?
鸳鸯终究要飞翔的。

诗意和赏析:

《风入松》是孙居敬的一首宋代诗词,通过描写松树林、梨园和梅花画来表现孤独、追求和失落的情感。

诗中,作者借助“风入松”这个意象,把温柔的春风与孤寂的松树相对照,以表达自己春天来临时的孤独和无依。接着,画梁上的燕子报告新人归来,使作者感到喜悦和安慰,但这种喜悦却很少出现,因为美好的语言很少有人能理解和共鸣。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庭院里的花香扑鼻,花蕊纷纷绽放的情景。作者与曾经吹箫的朋友相聚时,表露出他对友情和期望的执着之情。然而,这种期待往往失去了时机,像朝云和暮雨一样错过了快乐。尽管有着愁绪和失落,但作者仍然表现出对美好的渴望和追求。作者觉得如同桐树阴影下凝愁,不知画中的谁人眉目。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纸帐上梅花的无奈和对鸳鸯的期待。纸帐上所绘的梅花虽美,但却无法真正理解它的意义;而鸳鸯则象征着爱情的幸福和完美,然而就像飞翔的鸳鸯一样,完美的爱情也需要成双成对。

整首诗以意境独特,情感真挚的描写展现了孙居敬深沉的情感和对美好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的描绘,诗词传达了孤独、追求和失落的情感。

诗词推荐

二王只合为奴仆,何况唐碑八百通。欲与此铭分浩逸,北朝差许郑文公。

序文

便把户门安锁*。内更蕴、最奇略。安炉灶、锻炼金精,养元神、修完丹药。二粒圆成光灼灼。虚空外,往来盘礴。五彩总扶持。也无施无作。冥冥杳杳非投托。占盈盈,赴盟约。蓬莱路、永结前香、自然雯作。里面礼明师,现真欢真乐。

序文

巫峡裴回雨,阳台淡荡云。江山空窈窕,朝暮自纷氲。萤色寒秋露,猿啼清夜闻。谁怜梦魂远,肠断思纷纷。

序文

荆楚岁时经尽,今年不见梅花。想得苍烟玉立,都藏江上人家。

序文

讨情不负齐安郡,杜牧掌年与我齐。

序文

嶷嶷群峰当户立,泠泠绝涧出山长。虚寮竟日无余事,默坐时闻柏子香。

序文

先生高兴似樵渔,水鸟山猿一处居。石径可行苔色厚,钓竿时斫竹丛疏。欺春只爱和醅酒,讳老犹看夹注书。莫道无金空有寿,有金无寿欲何如。

序文

住世谁看石化牛,寄生真梦蝶为周。因游淮水留孤艇,为看钟山结小楼。旧牍堆床鱼乱走,新篘入盏蚁先浮。杜陵自识吟诗趣,苦思何缘老未休。

序文

轻化细细复猗猗,何止青荧秀两枝。万顷雪光抽夏日,一天翠浪弄秋时。暖风覆野看摇燕,晨气笼晴想韵鹂。有实可祈催食麨,昼长村疃不攒眉。

序文

言人必志圣,论学必志道。有如讲为邦,规模必王佐。

序文

落日登楼,谁管领、倦游狂客。待唤起、沧浪渔父,隔江吹笛。看水看山身尚健,忧晴忧雨头先白。对暮云、不见美人来,遥天碧。山中鹤,应相忆。沙上鹭,浑相识。想石田茅屋,草深三尺。空有鬓如潘骑省,断无面见陶彭泽。便倒倾、海水浣衣尘,难湔涤。

序文

自与王孙别,频看黄鸟飞。应由春草误,著处不成归。

序文

才过重阳后,人心已为残。近霜须苦惜,带蝶更宜看。色减频经雨,香销恐渐寒。今朝陶令宅,不醉却应难。

序文

琼花应自笑南翁,白发栖栖逐断蓬。兵后百年城郭是,尘间多事古今同。孤烟远堠如常夜,五月穷边尚冷风。可竺莼鲈归兴尽,长吟且复付杯中。

序文

久矣期堂废,重兴赖有公。双溪修故事,五柳振遗风。顿觉烟光好,端由气味同。莫言官独冷,长在绿阴中。

序文

城东城西旧居处,城里飞花乱如絮。海燕衔泥欲下来,屋里无人却飞去。

序文

相逢无间隔,万里一天风。与子元同姓,何劳问祖翁。

序文

战鼙征骑汹人寰,此道烟昏雾海间。万世难磨朱氏学,一官来管紫阳山。穷冬硕果何曾食,沧海明珠不再还。能作春霆启幽蛰,终身我亦巷瓢颜。

序文

云岩乱石漱寒泉,通夕泉声到枕边。宛似昔年严濑口,五更风雨宿溪船。

序文

说良人滑将张婴。从来嗜酒、还家镇长酩酊狂酲。屋上鸣鸠空斗,梁间客燕相惊。谁与花为主,兰房从此,朝云夕雨两牵萦。似游丝飘荡,随风无定。奈何岁华荏苒,欢计苦难凭。唯见新恩缱绻,连枝并翼,香闺日日为郎,谁知松萝托蔓,一比一毫轻。

序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