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雷电阴晴共一帘,残春首夏境相兼。
闲寻稚笋今朝长,静数新荷昨夜添。

作品评述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是宋代汪莘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春夏之交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触动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春夏之交,风雨纷飞,充满了整个视听。
雷电交加,阴晴变幻,犹如一幅幕布。
残余的春意与初夏的景色交织在一起,
我悠闲地寻找那刚长出的嫩笋,
静静地数着昨夜新开的荷花。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夏之交的情景,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幻和生机勃勃的景象。雷电的轰鸣和闪电的闪烁,使人感受到春夏交替的动荡和不可预测性。诗人注意到春天的余韵仍然存在,而初夏的景色也开始显现出来。他静静地寻找着新生的嫩笋,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同时也静静地数着荷花的开放,见证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传递出了对春夏之交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诗人以平静的心态观察自然,把握住微妙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意蕴含着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珍视,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情和对生命的热爱。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细腻而准确的描写,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独到感悟。诗人通过对春夏之交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力量。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春夏交替的景象。同时,诗人的思考和感悟也让人深思,引发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和共鸣。

作者介绍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诗词推荐

朝夕苦遄征,孤魂长自惊。泛舟依雁渚,投馆听猿鸣。石发缘溪蔓,林衣扫地轻。云峰刻不似,苔藓画难成。露裛千花气,泉和万籁声。攀幽红处歇,跻险绿中行。恋切芝兰砌,悲缠松柏茔。丹心江北死,白发岭南生。魑魅天边国,穷愁海上城。劳歌意无限,今日为谁明。

金门人访竹林人,云向蓬莱驻书轮。百越江山初作主,五湖图史未生尘。劝耕定带齐船雨,卷白应留燕榭春。论道频年有虚席,捕风一声好收身。

更於何处觅桃源,此地端疑小洞天。

残暑昼犹长,早凉秋尚嫩。露荷散清香,风竹含疏韵。幽闲竟日卧,衰病无人问。薄暮宅门前,槐花深一寸。

老胡移种觉园花,五叶联芒次第来。恼乱春风没休日,一枝开了一枝开。

几年西崦寺,门藓路交藤。龙象开禅席,钟鱼张法镫。领徒耕趁雨,对客句裁冰。我亦相忘者,慈云得屡登。

三年闽海类飘萍,今近天枢第一星。虽是玉京犹万里,江南山已望中青。

水精宫殿月华明,白玉为墙火不侵。八境风高骈羽驾,九重天上绛霞深。物情晃朗无遮隔,非是凡间比类寻。汗漫真游谁得到,桂花香洁影森森。

大雅何寥阔,斯人尚典刑。交期余潦倒,材力尔精灵。二子声同日,诸生困一经。文章开穾奥,迁擢润朝廷。旧好何由展,新诗更忆听。别来头并白,相见眼终青。伊昔贫皆甚,同忧心不宁。栖遑分半菽,浩荡逐流萍。俗态犹猜忌,妖氛忽杳冥。独惭投汉阁,俱议哭秦庭。还蜀只无补,囚梁

政成无复败群羊,万轴书前一缕香。明日过君况休务,茶边清话不妨长。

劫劫官身未许收,江山到处发诗愁。弃繻西上今将老,襆被东来又欲秋。安得紫箫横鹤背,漫从清钓觅羊裘。黄梅正作冥冥雨,每咏新篇兴转悠。

竺乾心法拈花笑,洙泗家风鼓瑟希。一问已应居第二,更询来处落三机。

自古勋名勒鼎彝,老于文学即今谁。腐儒尚可军马司,试作平淮第二碑。

东风昨夜回梁苑。日脚依稀添一线。旋开杨柳绿蛾眉,暗拆海棠红粉面。无情一去云中雁。有意归来梁上燕。有情无意且休论,莫向酒杯容易散。

贾傅遗踪在,君于此泛莲。不应卑湿地,犹着广寒仙。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衡山余所管,拟结草鞵缘。

剪水天为农发祥,岂知寒卧俗成僵。朱门快意酒肉会,墨客驰神词翰场。梁苑集中呈赋手,灞桥行处吐诗香。羊羔茗饮评清浊,相去何殊千丈强。

为爱清秋月,徘徊步水滨。夜归惊犬吠,错认是生人。

春风马上梦,樽酒故人持。犹作狂时语,邻家乞侍儿。

土能生物有深功,金价何如可与同。不是君王无识别,只缘得土笑谈中。

张生古狂夫,草圣称豪迈。纵横意有得,野马御风快。醉醒忽惊神,自以不可再。乃知高世能,至理适有在。况夫穷年华,朝夕精拣汰。期兹笔溪水,色变昆仑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