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郊祀前庙朝享太庙三十首

于皇烈考,道化圣神。
尧聪舜孝,文恬武忻。
命子出震,遗骏上实。
罔极之衰,有古莫论。

作品评述

《高宗郊祀前庙朝享太庙三十首》是宋代真宗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皇帝作为主体,描述了皇帝在郊祀和朝拜太庙时的庄严肃穆的场景,表达了对祖先的崇敬和对国家的祈福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皇帝虔诚祭祀着先祖,
以道德陶冶圣洁的灵魂。
尧的聪慧、舜的孝顺,
文宽和武勇,心中欢喜。
托付子孙,传承先贤之德,
祭祀太庙,神圣无可度量。
时光无情地流逝,有些古代的事已无从考证。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皇帝郊祀和朝拜太庙的仪式,展现了宋代皇帝对祖先的敬意以及对国家兴盛的祈愿。诗中提到了尧、舜等古代帝王的美德,表达了皇帝对这些先贤的敬仰和对自身责任的思考。

整首诗词气势恢宏,庄严肃穆。作者运用古代帝王的典故和神秘的仪式场景,将皇帝与伟大的先祖联系在一起,彰显了皇帝作为国家元首的威严和责任。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尊重,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词以其雄奇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宋代皇帝的崇高情怀和对国家的殷切期望,具有较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诗词推荐

石窗紫藓墙,此世此清凉。研露题诗洁,消冰煮茗香。闲云春影薄,孤磬夜声长。何计休为吏,从师老草堂。

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

红酣紫腻不胜春,肯上先生垫角巾。芳草醉眠今老矣,惜花心在怕花嗔。

红冈小塔枫林路,曾见承平歌舞。舞罢人归,月斜影转,重见郎官星度。乡关境土,又二十余年,桑麻深露。说与闾巷,少年知得当时否。如今苍颜白发,问耕聊尔耳,依稀农圃。父老吾伊,深山鸡黍,谁念乱离父母。村南书午。谩对客烹茶,笑谈今古。千岁迢迢,竹风时扫户。

牡丹松桧一时栽,付与春风自在开。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

《白翎鹊操》手双弹,舞罢胡笳十八般。银马杓中劝郎酒,看郎色似赤瑛盘。

宋朝受命政维新,魏国称为社稷臣。空使终年读论语,如何不做托孤人。

天马斜飞度三止,上将横行击四方。辎车直入无回翔,六甲次第不乖行。

野性大都迷里巷,爱将高树记人家。春来偏认平阳宅,为见墙头拂面花。

不肯爬沙桂树边,朵颐千古向岩前。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啮雪饮冰疑换骨,掬珠弄玉可忘年。清游自笑何曾足,叠鼓冬冬又解船。

送客攀花后,寻僧坐竹时。明朝莫回望,青草马行迟。

秋风江上送君舟,落叶江枫总别愁。解缆不知人去远,凭阑犹倚夕阳楼。

我来淮阴城,千江万山无不经。山青水碧千万丈,奇峰急派何纵横!又闻九华山,山顶连青冥。太白有逸韵,使我西南行。一步一攀策,前行正鸡鸣。阴云冉冉忽飞起,千里万里危峥嵘。譬如天之有日蚀,使我昏沈犹不明。人家敲镜救不得,光阴却属贪狼星。恨亦不能通,言亦不足听。长鞭

行行血泪洒尘襟,事逐东流渭水深。秋跨蹇驴风尚紧,静投孤店日初沈。一枝犹挂东堂梦,千里空驰北巷心。明月悲歌又前去,满城烟树噪春禽。

蔓草悲风知几秋,黄桑晚叶野云愁。偃王城下樵苏尽,犹有耕人指旧丘。

电绕璇枢,此时昌运生真主。庆聊簪组。喜气生绵宇。宴启需云,湛露恩均布。锵韶濩。凤歌鸾舞。玉斝飞香醑。

手种凌波香,今岁便十斛。要知诚斋中,富底水仙国。有酒偏欠花,有花恨无客。与子对花前,不醉便了得。待劝已非真,不劝两自索。安知醉与醒,今夕定何夕。

海于天地中,物不能比大。阴阳浩出没,造物穷荒怪。力足浮三山,势欲吞大块。岂惟日月浴,兼疑鬼神会。披经案《山海》,异族纷琐碎。我时一徘徊,足蹑二仪隘。焉知贾客辈,入海如入阓。风昏白波驶,雨惨黑洋迈。批石嗔火发,啮指愁舟坏。飞鱼集樯柁,翅尾错珍贝。初疑燕雀翻,

楼外江山无限好,二年能得几回看。

担锡归来竹绕溪,过津曾笑鲁儒迷。端居味道尘劳息,扣寂眠云心境齐。还似村家无宠禄,时将邻叟话幽栖。山衣毳烂唯添野,石井源清不贮泥。祖意岂从年腊得,松枝肯为雪霜低。晚天吟望秋光重,雨阵横空蔽断霓。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