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朱熹的《次吕季克东堂九咏(其七)菜畦》
拼音和注音
gǔ xiāng dìng zhī fēi shí ròu , kě néng zhǎng bàn gè zhōng r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可能:(形)表示可以实现:~性|动员一切~动员的力量。②(动)也许;或许:他~去了。③(名)能成为事实的属性;可能性:结果有两种~。
中人:1.中等资质的人。2.中等收入的人家。3.亲信贵宠的人。4.宦官。5.宫女。6.买卖仲介或居中调停的人。7.容貌中等的人。
食肉:吃肉;以肉作食物。吃鸟兽的肉。3.专指吃荤食。4.谓做高官,封侯。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诗
雨馀菜甲翠光匀,杞菊成畦亦自春。
骨相定知非食肉,可能长伴个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