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养才以道,圣人兼济。
始谓不仁,问鲍良喜。
寓志农圃,似睽仁义。
学稼之辞,岂姑舍是。

作品评述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是宋代高宗所著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养才以道的重要性,以及圣人能够兼济天下的伟大能力。

诗词的大意是,开始认为不善待人,于是问鲍良喜(鲍照,宋高宗的外祖父)如何获得他人的喜爱。他在农圃里寓意志,看似违背了仁义的原则,但他学习农事的词章,却不是毫无价值的。

诗词传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即要培养人才必须紧密结合道德的原则。作者通过描述鲍照的实践和学习,展示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培养人才以及兼顾仁义的重要性。这个想法引发了人们对于如何培养才德兼备的人才与领导者的思考。

这首诗词还通过描述鲍照的农圃寓言来表达传统道德格物致知的观念。尽管农圃并不符合仁义的标准,但作者认为学习农业技术的词章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观点提醒人们不要过分刻板地定义仁义的界限。

总而言之,《文宣王及其弟子赞》通过描绘鲍照的行为和思考,强调了培养人才需要结合道德和实践的原则,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仁义的思想。这首诗词在宋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也为后来的人们提供了启示。

诗词推荐

梅雨酣夜眠,槐风豁朝起。应门绝传声,外有夸娥氏。背负小峥嵘,云自西北至。浣栉出问谁,乃拜公所馈。太行王屋山,转徙到窗几。冥茎根倒盘,混沌窍中启。归墟孔道谺,神瀵留痕泚。两生大丈夫,二老古君子。识面喟无从,岂料不我彼。一见三扣之,琤若相诺谁。燕閒与之俱,庸洗

每念新疎阔,还思旧倡酬。年龄故相并,文事孰能优。愧乏闻多益,难支问不休。黄陈有正派,舍是复何求。

一点红尘惹人心,蘂珠殿上堕遗簪。当时同降瑶台路,只是于今鼓鹤林。梦到人间不知退,夜夜窗下调玉琴。笑指神霄归未得,绛阙清都烟霭深。

诏岁银袍盛,头场玉鉴明。妃灵如有助,娥老尚多情。

不眠知夜永,危坐起忧端。木叶纷犹落,篝灯炯未残。年华今晼晚,边堠且平安。以我衣裳冷,遥怜弟妹寒。

何代何王不战争,尽从离乱见清平。如今暴骨多于土,犹点乡兵作戍兵。

三阳肇开泰,一气回新和。百卉已萌茁,光风扇晴波。田畴入锄犁,城郭仍干戈。而我抱郁郁,居焉万山阿。忘言今古事,扣角时悲歌。治乱关气化,世情今如何。悠然出山去,天阔浮云多。

夏秋雨集浍沟盈,雨过江空洲渚生。事到无根元易涸,要将心地作池城。

迎得郎来入绣闱,语相思,连理枝。鬓乱钗垂,梳堕印山眉。娅姹含情娇不语,纤玉手,抚郎衣。

帝子衔冤久未平,区区微意欲何成。情知木石无云补,待见桑田几变更。

措枉我先违陛石,均劳公亦下堤沙。已欣晚岁逢良友,更喜高秋见好花。旨酒芳新来似水,危亭清绝至如家。三杯举白歌相和,忘却风前两鬓华。

珠帘绣幕蔼祥烟,合巹嘉盟缔百年。律底春回寒谷暖,堂间夜会德星贤。彩軿牛女欢云汉,华屋神仙艳洞天。玉润冰清更奇绝,明年联步璧池边。

幽姿矜冷淡,别占一家春。摩诘闻禅女,登伽善幻人。解愁空索笑,能赋更疑神。乞与水仙品,谁持上玉宸。

家在闽山最上头,大书高屋榜休休。按行松竹曾施屐,应接江山不运眸。漫道鹤书朝赴陇,真成蚁穴梦封侯。紫薇落笔非吾事,抚字犹堪老一州。

贱妾裁纨扇,初摇明月姿。君王看舞席,坐起秋风时。玉树清御路,金陈翳垂丝。昭阳无分理,愁寂任前期。

蓬头历齿王霸子,葛帔练裙任昉儿。世绪何妨有凋落,若敖羊舌正堪悲。

晨起凉润疑秋肃,格磔軥辀叫云木。似催农父急腰镰,村北村南麦皆熟。屋头场地初雨乾,柳声拍拍儿童欢。田家未敢冀一饱,父老相呼先了官。

庾岭梅花,到江空岁晚,始放南枝。岂徒冰雪蹊径,不受侵欺。孤高自负,尽炎凉、变态无期。便瘴雨、蛮烟如许,淡妆也不随时。未肯移根上苑,且竹边院落,月下园篱。除却西湖句子,此后无诗。向□红紫,要十分、妩媚因谁。算只有、天怜清苦,纷纷蜂蝶争知。

深浅枫如被酒红,杉松偃蹇翠浮空。残秋景物秾春色,烘染丹青见化工。

莫笑龟堂礌磈胸,此中元可贮虚空。尚饶灵运先成佛,那计辛毗不作公。采药遇逢丹井客,买蓑因过玉霄翁。不须更问归何许,散发飘然万里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