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世贞的《偶成自戏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nǎ zhī yú gōng jīn gèng yú , wèn zhe xiōng zhōng yī zì w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愚公:“愚公移山”故事的主人公。亦常用以比喻作事有顽强毅力、不怕困难的人。泛指隐者。
胸中: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原诗
愚公自笑昔日愚,日对黄卷声伊吾。
那知愚公今更愚,问着胸中一字无。
贫子自笑昔日贫,但有载籍无金银。
那知贫子今更贫,一丝不挂悲田身。
贫子之贫犹未误,更有愚公堪笑处。
蹒跚两足钝于鸭,便欲高飞向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