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寄潘歙州

昔固闻陆海,今复有潘江。
文章吞时英,光荒瞻星降。
如游太室阳,仰见玉女窗。
高才生大国,试政来远邦。
道傍一相顾,冰壶临瓦缸。
逸骥美丰肉,老{左羊右历}惭瘦膑。
藻咏答下俚,玉铃锵宝幢。
寻言不悟言,自笑趁块尨。
终知将门豪,射雕常贯双。

作品评述

《三和寄潘歙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过去听说陆海,如今又有潘江。
文章在时光中辉煌,光芒洒落在星辰。
像游走在太室山阳,抬头看见玉女儿在窗前。
才华横溢兴起于大国,试图治理遥远的邦。
在路边相互对望,冰壶倒挂在瓦罐上。
奔放的马儿肥美,老马则自惭形秃。
吟咏草木回应下俚语,玉铃声响彼此相应。
寻找言辞却不明白言辞的意义,自嘲着跟着块头狗一起嬉戏。
最终明白将门豪族的威名,射雕英雄常常贯穿其中。

诗意:
《三和寄潘歙州》描绘了一个壮丽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才华横溢、志向远大的人物的敬佩和向往。诗中通过对陆海和潘江的提及,表达了历史的延续和时代的变迁。作者用光荒瞻星降、玉女窗等描写手法,将才华横溢的人物形容得庄严而崇高。诗中还融入了对艺术、智慧以及豪族的赞美,同时表达了对言辞和智慧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华丽的辞藻和雄浑的气势塑造了一个壮丽的景象,通过对陆海和潘江的对比,突显了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传承。作者以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才华横溢的人物描绘得庄严高贵,使读者对其产生敬佩之情。诗中还展现了作者对艺术、智慧和豪族的赞美,表达了对追求智慧和才华的向往。整首诗行云流水,意象丰富,语言华丽,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展现了宋代诗词的风采。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南津呕哑闻秋语,湿箨黄蕉掩幽处。关门夜开稻花香,澜河晓洗流云杼。芦笙含风满簟花,出门葭菼川麻麻。娇猩叶舞一蝶堕,似惜清翘浣花饿。

寒岩幽雾不曾开,残雪犹封宿草荄。一萼故应先腊破,百花浑未觉春来。惭非上苑青房比,误作唐昌碎月猜。常恨清溪照疏影,横斜还许落金杯。

松柏生涧壑,坐阅草木秋。金石在波中,仰看万物流。抗脏自抗脏,伊优自伊优。但观百岁後,传者非公侯。

向者豺当路,如今虎在山。百年诸老尽,一段好风还。谁谓永嘉末,人犹庆历间。班心公定可,更可押廷班。

晓日挂林麓,秋风入涧阿。野禽飞自语,田父笑相过。村畽仓箱富,山蹊芋栗多。一鞭聊策蹇,驰上小罗坡。

无边刹境一毫端,同住澄清觉海间。还似此花并此叶,坏空成往未曾闲。

垛翠云蓬远。日鸟高、炎官直午,暑风微扇。二六尧蓂开秀荚,跨海冰轮待满。怪院落,笙箫如剪。太乙然藜天际下,度卯金仙子,生华旦。依日月,近云汉。经时持橐明光殿。问江乡年来有几,只君方见。入座夫人难老甚,炯炯金霞照眼。笑指点,琼舟权劝。愿得调元勋业就,为红泉石磴

空室才容膝,楼高适与邻。清秋宜眺远,瘦策故来频。鸟雀宁知我,江山不厌人。哦诗兼把酒,地主未尝嗔。

悲歌流涕遣谁听?酒隐人间已半生。但恨见疑非节侠,岂忘小忍就功名。江湖舟楫行安往,燕赵风尘久未平。饮罢别君携剑起,试横云海翦长鲸。

心迹清虚绝点尘,更无俗虑得相亲。可怜一片浮云性,付与逍遥自在人。

程入江乡宿,新炊饭带沙。乱山愁外笛,孤驿梦中家。野水平菰叶,春风足楝花。西来三两客,闲说旧京华。

晚凉领客泛涟漪,境胜形容颇费诗。人自红莲丛里过,舟从绿柳岸边移。兴来滞思俄然豁,坐久烦襟顿觉披。佳客要须拼一醉,莫辜风细月明时。

喜怒皆和气,天全一片春。眼高多识士,心直不疑人。称得深衣古,争传判笔神。恙微谈笑去,忽失玉璘珣。

一下东吴船,久留中立县。故人致殷勤,行役成迁延。忽惊月破腊,况喜雪见夋。游壮乏厚装,期愆畏多谴。黾勉渡长淮,迤逦违近甸。云来芒砀青,树带隋堤茜。睢水觅忠魂,梁园吊文彦。饮马石涧冰,射兔沙田霰。嵚岩陵交崤,蒗荡渠饯汳。虎牢郑险失,龙门禹功敻。太行西北来,少室

骇雉丹青人姓边,无花无石自瞿然。已能倚壁音声绝,何用蹲飞欲上天。

我家本儒素,为吏廉而贫。所仰斗升禄,役役常苦辛。无地可置锥,有釜多生尘。空余清白操,以此遗后人。

自余衔哀归,不与人事接。两至此饭僧,华宇何晔晔。大士邀我铭,吾学愧涉猎。强述殊不高,下笔曾未惬。岂意烦镌刊,有似虫镂叶。徒将珉石蠹,柱坏亦已辄。又不虞後人,讥诮喙嗫嗫。今我将还朝,方丈一登蹑。岭竹与岩花,所植皆妥帖。罗列森翠戈,次第笑朱颊。乃知化平等,此意

倚天翠壁夹黄流,伛偻哎哑挽上舟。今古英雄愁绝处,夕阳筹笔驿东头。

严寒冬月。前日阳生几降雪。松柏凌霄。森耸庭中叹后凋。昔人犹豫。身入山林深静处。今古同符。好趁笙歌且自娱。

家轻授鳌灵,不拟再寻盟。故业成荒址,中心饮恨声。废兴犹反掌,今古总伤情。最是初闻处,令人沾欲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