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元均贬衡州兼寄元龙二首

先生英气盖区中,命与仇谋得老穷。
又见长身有家法,可辞短簿怒吾公。
石头路滑行能速,宣室归来语未终。
宛洛风尘莫回顾,直须留眼送归鸿。

作品评述

《送王元均贬衡州兼寄元龙二首》是陈师道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王元均被贬谪到衡州,我写下了这首诗,同时寄给了我的朋友元龙。先生的英气遮蔽了整个区域,他命运多次与仇敌周旋,终于变得老朽和贫穷。然而,他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家风和品德,可以辞去短暂的官职而不生公愤。在回程的路上,他行走在滑溜的石头路上,速度敏捷,宛如宣室归来的君主,他的言语尚未结束。我劝他不要回头看洛阳的尘土飞扬,而应该直接注视着眼前的归鸿,送他离去。

诗意:
这首诗词主要表达了对被贬谪的王元均的赞颂和送别之情。陈师道称赞王元均具有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品德,尽管他遭受了命运的挫折和敌人的陷害,但他仍然保持着坚定的道德准则和家风,不为短暂的官职而屈从于公众的愤怒。作者以石头路的形象形容王元均行走之速,暗示他的归程将如同宣室归来的君主一般庄严和威武,而他的言辞尚未结束,仍有更多的事情要完成。最后,作者劝告王元均不要回头留恋洛阳的尘土,而应专注于眼前的归鸿,表示自己将会一直目送他离去。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王元均的赞颂和送别,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敬佩和不舍之情。作者以王元均的英气和高尚品德为切入点,表达了对他不畏艰险、坚守原则的赞赏。同时,通过描绘王元均行走在滑溜的石头路上的形象,抒发了他回程的速度和庄重,暗示着他的归来将是庄严而有威武气度的。最后,作者劝告王元均不要回头留恋过去,而是应该专注于前方的道路,表示自己会一直目送他离去,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同时通过对王元均的赞颂和送别,传递了对友情和人格高尚的赞扬。整体氛围庄重而威严,展示了宋代士人对友谊和品德的重视。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诗词推荐

风掠浮萍水面来,翠绡成段接还开。无情却似多情物,不到诗中不肯回。

念尔强学殖,非贯早从师。温温禀义方,慥慥习书诗。计偕来上国,宴喜方怡怡。经术既修明,艺文亦葳蕤。伊予谅无取,琐质荷洪慈。偶来贰仪曹,量力何可支。废业固相受,避嫌诚自私。徇吾刺促心,婉尔康庄姿。古人贵直道,内讼乖坦夷。用兹处大官,无乃玷清时。羸车出门去,怅望

秦帝沦玉镜,留侯降氛氲。感激黄石老,经过沧海君。壮士挥金槌,报仇六国闻。智勇冠终古,萧陈难与群。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宇宙初倒悬,鸿沟势将分。英谋信奇绝,夫子扬清芬。胡月入紫微,三光乱天文。高公镇淮海,谈笑却妖氛。采尔幕中画,戡难

月到啼蛩壁,风摇睡鹊枝。秋来客不寐,遥夜漏何迟。已近风霜节,寂无蚊蚋时。天时只自尔,浪遣宋生悲。

江上提鱼妇,朝朝入市闉。宁船留稚子,换酒醉良人。不著凌波袜,长垂溅水裙。浑家同泛客,笑杀别离津。

阴阳妙用表三才,却问阴阳底许来。若识阴阳由动静,何人更作有无猜。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残暑涂山去,凉风至德来。吟馀秋色老,客里菊花开。传舍全依石,中庭半是苔。张公有佳句,三复兴悠哉。

长洲连岁得贤君,十万人家煦若春。激箭波狂浮书舸,散丝雨细逐朱轮。郡斋诗石铺轻藓,公宴歌喉落暗尘,未得休官作逋客,河梁归思满鲈蒪。

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何处初寒好,初寒洛水桥。沙痕水清浅,风叶柳萧条。阙塞长涂直,嵩丘倒影遥。凤楼虽在此,车马不尘嚣。

梁园修竹旧传名,园废年深竹不生。千亩荒凉寻未得,百竿青翠种新成。墙开乍见重添兴,窗静时闻别有情。烟叶蒙笼侵夜色,风枝萧飒欲秋声。更登楼望尤堪重,千万人家无一茎。

片玉表坚贞,逢时宝自呈。色鲜同雪白,光润夺冰清。皎皎无瑕玷,锵锵有珮声。昆山标重价,垂棘振香名。抱璞心常苦,全真道未行。琢磨忻大匠,还冀动连城。

黄绶归休日,仙郎复奏馀。晏居当夏晚,寓直会晴初。露散星文发,云披水镜虚。高才推独唱,嘉会喜连茹。月色摇春闼,香烟霭暝庐。千门传夜警,万象照阶除。少孺嘉能赋,文强阅赐书。兼曹谋未展,入幕志方摅。为奉灵台帛,恭先待漏车。贞标不可仰,空此乐樵渔。

委巷有佳人,颜色艳桃李。珠翠不增妍,所佩兰与芷。相遇非深恩,羞为发皓齿。闭户弄朱弦,江湖万余里。

日到虞泉落,天从杞国崩。去年寿宁节,今夕永熙陵。薤露悲风起,松阡苦雾凝。龙髯攀不及,千古恨难胜。

老学多推谊,诸公孰荐雄。却行吾日暮,渴睡汝冬烘。宰木经春雨,园花逐晓风。寝门哀未尽,寓在薤歌中。

日吉辰良,礼备乐作。精诚内孚,俎豆交错。升歌清越,侑此三爵。黎民不寒,幽吉同乐。

池深不可临,际水作石磴。尘埃搅百里,得此亦差胜。晨朝看雨坐,蛙喜律吕应。有儿不鼓箧,共此疏懒兴。

江海扁舟客,云山一衲僧。相逢两无语,若个是南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