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回军三韵

行行上陇头,陇月暗悠悠。
万里将军没,回旌陇戍秋。
谁令呜咽水,重入故营流。

作品评述

《观回军三韵》是唐代李益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幅战争中将士离别的场景,表达了战士们的忠诚和无尽的思乡之情。

行行上陇头,陇月暗悠悠。
万里将军没,回旌陇戍秋。
谁令呜咽水,重入故营流。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排列队伍上了陇山,陇山的月亮黯淡悠远。
万里之外的将军已经阵亡了,回程行军的旌旗在秋天飘扬。
谁命令那苦涩的泉水,再次回到从前的战营里流淌。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战士们回程的画面,表达出战后将士们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友的哀悼之情。在行军途中,士兵们登上陇山,远远地看着陇山的月亮,暗示了他们在战争中的孤寂和疲惫。诗中提到将军已经阵亡了,而回程的旌旗在秋天中瑟瑟飘扬,暗示了战争带来的悲痛和伤感。诗的最后一句“谁令呜咽水,重入故营流”表达了战士们再次回到故乡的忧伤和凄凉,他们的心情像那苦涩的泉水一样,重重地返回从前的战营。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入的文字表达了战争时期士兵的忠诚和思乡之情。通过描绘士兵们回程的景象,唤起人们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将士们的敬意。诗中运用了景物描写和意象的手法,通过淡淡的画面描绘和暗示,使诗词的情感更加深刻和真实。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悲伤和愁绪,令人为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牺牲深感惋惜。

作者介绍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宪宗时,召为祕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衆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俄復用为祕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画为屏障。集一卷,今编诗二卷。

诗词推荐

初持小惠钓声华,禄厚官高誉转加。过客厨丰路碑炫,中朝赂重里言夸。黄金何但买身贵,多粟尤堪作传佳。百世倘无公论在,邪人浑指正人邪。

刻木如瓶粉渍之,挂林聊当酒家旗。我当物色登临处,亦复因之为解颐。

旧疹感春阳,岑岑體正尫。双胧便貉睡,一息寄龟肠。味减轑羹釜,心疑照弩觞。药苗行可采,更验太清方。

老农锄水子收禾,老妇攀机女掷梭。苗绢已成空对喜,纳官还主外无多。

斗酒忘言良夜深,红萱露滴鹊惊林。欲知别后思今夕,汉水东流是寸心。

向者豺当路,如今虎在山。百年诸老尽,一段好风还。谁谓永嘉末,人犹庆历间。班心公定可,更可押廷班。

汲井辘轳鸣,寒泉碧瓮盛。欲为三伏美,方俟十旬清。梦忆黄公舍,徒闻韦氏名。熟时梅杏小,独饮效渊明。

所立共寒苦,平生同与游。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天淡沧浪晚,风悲兰杜秋。前程吟此景,为子上高楼。

素屏素屏,胡为乎不文不饰,不丹不青?当世岂无李阳冰之篆字,张旭之笔迹?边鸾之花鸟,张璪之松石?吾不令加一点一画于其上,欲尔保真而全白。吾于香炉峰下置草堂,二屏倚在东西墙。夜如明月入我室,晓如白云围我床。我心久养浩然气,亦欲与尔表里相辉光。尔不见当今甲第与王

渭上耕屯望一秋,鼓行那复更迟留。落星误尽痴儿辈,长说宣王抗武侯。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折我最繁枝,还许冰壶荐。

今年斟酌是丰年,社近儿童喜欲颠。半醉半醒村老子,家家门口掠神钱。

香断床帏冷未开,雨窗寥落满棂苔。休轻一枕江边睡,抛却腰金换得来。

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天上玉书传诏夜,阵前金甲受降时。曾经庾亮三秋月,下尽羊昙两路棋。惆怅旧堂扃绿野,夕阳无限鸟飞迟。

黄溪方辍供,顿有仰山来。久怕羊肠险,小听松吹回。喜能浇渴肺,愁奈走饥雷。何日俱君谒,香凝燕寝开。

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盘崖缘壁试攀跻,群山向下飞鸟低。使君五马天半嘶,丝绳玉壶为君提。坐来一望无端倪,红花绿柳莺乱啼。千家万井连回谿,酒行未醉闻暮鸡,点笔操纸为君题。为君题,惜解携。草萋萋,没马蹄。

旧阴交盖处,草草遂离群。何意终天别,居然此地分。丰盈宜上寿,鼎盛忽西曛。遥想天台路,悲笳惨暮云。

柏梁新宠盛。长信昔恩倾。谁谓诗书巧。翻为歌舞轻。花月分牕进。迨草共阶生。接泪衫前满。单瞑梦里惊。可惜逢秋扇。何用合欢名。

往岁潇湘一相见,诗成野逸笔狂颠。近闻归住长安寺,松老书窗又几年。

浓染羽毛深画眉,晓来风日正晴时。只应自道新声好,啼遍后园花万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