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赵丞四首

我衰但作一廛计,认古宣城为故乡。
待得故人来作牧,试吟打鸭起鸳鸯。

作品评述

诗词《赠赵丞四首》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赠赵丞四首》

我衰但作一廛计,
认古宣城为故乡。
待得故人来作牧,
试吟打鸭起鸳鸯。

诗意:
这首诗是陈造写给赵丞的四首赠诗。诗人自谦衰老,但仍有才情,表明自己志存高远。他将宣城视为自己的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他期待着故人赵丞来到宣城,一同作诗,像牧人一样留驻于此,一起吟诗作画,共同创造美好的艺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陈造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人以自己衰老的身份自谦,但同时展示了自己在诗词创作上的才华。他将宣城视为自己的故乡,表现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宣扬了乡土情怀和归属感。诗人期待着赵丞来到宣城,一同作诗,以诗为牧,以艺术为生活,寄托了对友谊和艺术的向往。

整首诗言简意赅,用词简练,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意境。通过对故乡和友谊的赞美,诗人展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艺术的追求。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和情感,使读者在寥寥数语中感受到了浓厚的生活氛围和深邃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玉质纯苍理緻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间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

不为穷愁始著书,一灯今与影同孤。从公亟欲问奇字,随世无因识故吾。赖有霜钟当北道,不应璧月自西湖。举头更觉天人近,环佩声中试一呼。

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落蒂累累入海航,枯皮犹吐绿芽长。金丝发裹乌龙脑,白兔脂凝碧玉浆。未许分瓢饮醽醁,且堪切肉配槟榔。当时曾挂将军首,此说荒唐未可量。

缔欢三十载,通家数百年。潘杨称代穆,秦晋忝姻连。风云洛阳道,花月茂陵田。相悲共相乐,交骑复交筵。始谓调金鼎,如何掩玉泉。黄公酒炉处,青眼竹林前。故琴无复雪,新树但生烟。遽痛兰襟断,徒令宝剑悬。客散同秋叶,人亡似夜川。送君一长恸,松台路几千。

河湟戍卒去,一半多不回。家有半菽食,身为一囊灰。官吏按其籍,伍中斥其妻。处处鲁人髽,家家杞妇哀。少者任所归,老者无所携。况当札瘥年,米粒如琼瑰。累累作饿殍,见之心若摧。其夫死锋刃,其室委尘埃。其命即用矣,其赏安在哉。岂无黔敖恩,救此穷饿骸。谁知白屋士,念此

秋风怨别情,江守上西城。竹署寒流浅,琴窗宿雨晴。治书招远意,知共楚狂行。

杨家园里醉残春,醉倩傍人拾堕巾。红紫飘零不须叹,东君渠自是行人。

郭外湘江清彻底,江头石壁新如洗。呼舟斜日度空明,脱帽中流照清泚。一声欸乃忽心惊,曾与渔郎有旧盟。日暮征车犹未已,鬓毛发此欲何营。

诗道将仙分,求之不可求。非关从小学,应是数生修。蟾桂云梯折,鳌山鹤驾游。他年两成事,堪喜是邻州。

襄阳城外西南阿,秋风江渚生白波。渚宫神女老龙子,手把瑶华双踏歌。双踏歌,醉晴日,娇比春花红欲滴。紫绡衣袂青霞裳,绿髻如云高一尺。佩环解下明月珠,五色虹光照秋碧。郑生所遇天下奇,乐莫乐兮初相知。桑田沧海几更变,天上人间多别离。蔚君家在襄阳住,皎皎清标类交甫。

玛瑙坡前水,泠泠夏亦寒。夜深明月上,珠颗落冰盘。

弱柳金塘上,春浓岸岸连。树深停野骑,花送渡江船。燕蹴初晴雨,乌栖欲暝烟。沿洄正延伫,落日掉歌还。

顾瞻帝京,宫阙峨峨。左肩沧海,右带浊河。太行接辇,凭嵩界华。建瓴之势,万国是仪。

忆昨九日访君时,正见◇前两丛菊。爱之欲绕行百匝,庭下不能容我足。折花却坐时嗅之,已醉还家手犹馥。今朝我复到君家,两菊◇前犹对束。枯茎槁叶苦风霜,无复满丛金间绿。京师谁家不种花,碧砌朱栏敞华屋。奈何来对两枯株,共坐穷檐何局促。诗翁文字发天葩,岂比青红凡草木。

存亡三十载,事过悉成空。不惜沾衣泪,并话一宵中。

十里香尘扑马飞,碧莲峰下踏青时。云鬟照水和花重,罗袖抬风惹絮迟。可便无心邀妩媚,还应有泪忆袁熙。如烟如梦争寻得,溪柳回头万万丝。

两官俱为邻,常若千里远。经年不通书,子孰知我懒。相期宇宙外,肯复校繁简。我愚亦知此,子意岂不满。子教东方生,自视何益损。人言不当价,一钱万金产。须子五千卷,丹笔校黄本。子家太史氏,名成南北阮。道山鸿雁行,岂惟私门衎。功名须老大,四十未为晚。快意会有违,急行

庐山石桥天下奇,奔湍赴壑潜冯夷。倚阑俯瞰毛发竦,品题曾读坡仙诗。画师笔斡造化窟,岂必夜半夸娥移。蜀天茫茫千万里,仿佛猿声亦如此。何当谱入朱丝弦,水底鱼龙应洗耳。

共凭花几倚新妆,玉女《阴符》读几行。铜雀那能锁春色,解将奇策教周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