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刘禹锡的《杂曲歌辞(其四)浪淘沙》
拼音和注音
xián ní yàn zi zhēng guī shě , dú zì kuáng fū bù yì jiā 。
翻译及意思
衔泥的燕子都争着回巢,只有那冤家就一点也不想家。狂夫:不合时俗、放浪形骸之人。
词语释义
燕子:家燕和雨燕的通称。
独自:(副)自己一个人:~在家|~看书。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原诗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