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属疾

潘郎已是入秋悲,属疾犹贪桂补羸。
密雪才高閒赋笔,流波意远托琴丝。
离愁尽日吟青案,蠲渴何人寄紫梨。
昨夜西楼凉月满,清谈偏忆庾元规。

作品评述

《初秋属疾》是宋代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潘郎已是入秋悲,
属疾犹贪桂补羸。
密雪才高閒赋笔,
流波意远托琴丝。
离愁尽日吟青案,
蠲渴何人寄紫梨。
昨夜西楼凉月满,
清谈偏忆庾元规。

诗意:
《初秋属疾》描绘了一个病中的文人的情景。潘郎已进入秋天,感到忧伤,他因为疾病而瘦弱,却仍然渴望桂花的滋补。他在安静的冬日里,凭借自己才高八斗的文才,自得其乐地写作。他的思绪像流动的波浪一样遥远,他借琴弦传达自己的情感。整日里,他在青色的案子前吟诵离愁之情,渴望能有人能送来解渴的紫梨。在昨夜,他在西楼中,凉爽的月光照耀下,回忆起和庾元规的清谈。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病中文人的情感为主题,通过富有情感和意境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远方的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情更加深沉动人。

首先,诗人通过描述潘郎已是入秋悲的情景,表达了主人公对季节变迁的感叹和忧伤之情。潘郎已感到秋天的来临,而这个季节的变化让他感到悲伤。接着,诗人运用了属疾犹贪桂补羸的词句,描绘了主人公病中的虚弱,但他仍然渴望桂花的滋补,展现出他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中还通过密雪才高閒赋笔、流波意远托琴丝等表达方式,表现了主人公在病中的自得其乐。尽管身体不适,但他的才情依然高绝,他借助文笔寄托自己的思绪和情感,用诗词书写自己内心的世界。同时,流波意远托琴丝的意象也表达了主人公内心深处思绪纷飞、遥远的情感。

诗中离愁尽日吟青案,蠲渴何人寄紫梨的描写,突出了主人公的孤独和渴望。他整日里在青色的案子前吟诵离愁之情,渴望有人能够送来解渴的紫梨,表达了他对关心和关爱的渴望。

最后,诗人以昨夜西楼凉月满,清谈偏忆庾元规作为结尾,勾起了主人公对过去的回忆。在凉爽的月光下,他回想起和庾元规的清谈,展现了他对友情和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病中文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迁的感叹和对生命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主人公在孤独和病痛中仍然保持着才情和内心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情更加深沉动人,给人一种清凄而又温暖的感觉。

总之,这首诗词《初秋属疾》通过对病中文人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季节变迁、生命和友情的感慨和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诗词给人以深情和内省的触动,让读者感受到了病中文人的孤独、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诗词推荐

甘露子,甘露子,唤作地蚕亦良似。不食柘桑不食丝,何须走入地底藏。不能作茧不上簇,如何也蒙赐汤沐。呼我果,谓之果。呼我蔌,谓之蔌。唐林晁错莫逢他,高阳酒徒咀尔不摇牙。

淅淅风摇玉露秋,尚怀分柿半山不。众香肯共维摩饭,元亮聊同惠远游。荟蔚雕零岩壑露,佩环清越涧泉幽。青鞋本自无泥滓,更约诸峰最上头。

海棠开后数金沙,谁料炎荒有此花。青玉案头张重锦,碧云堆里漏彤霞。高枝已写清尊照,嫩蕊犹须翠幕遮。未信东风肯吹谢,且教游客看繁华。

水云薄薄天同色,竟日清辉。风影轻飞。花发瑶林春未知。剡溪不辨沙头路,粉水平堤。姑射人归。记得歌声与舞时。

胡床拥毳怯春寒,怀丐人行野雪乾。风信入华披锦段,月魂堕水濯金盘。净名取饭亡我力,慈氏开门只一弹。妙得其中佛受用,头头成见不相瞒。

兀兀心非睡,惺惺口不言。齿津生颊舌,鼻息撼墙垣。书媿儿童问,年叨里巷尊。贫家有喜事,黍酒带醅浑。

夏正标吉朔,尧历载初辰。粕叶清樽举,椒花绮颂陈。年芳随律盛,皇泽与时均。共有华封意,升平亿兆民。

吾友吕子者,其人艺且文。何侯绿沉枪,颜皋弓六钧。勿谓豪少年,诗书精讨论。文词踵骚雅,岂但惊庸人。群儿事膏沐,炫粥倚市门。汲汲恐不售,惟忧货非珍。子独抱奇璞,九袭包衣巾。尘埃自蒙垢,但畏人知闻。区区事边幅,碌碌随俗尘。顾我未免此,深惭非子伦。离别可奈何,高歌

玉匣清光不复持,菱花散乱月轮亏。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罢舞时。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异砚出汉嘉,温润苍玉质。因形作兽背,得墨如点漆。才高德亦全,终月不更笔。蛮溪大沱辈,乌敢相甲乙。从我归吴中,略计将万日。摩拂不去手,有若琴在膝。名晦知者稀,体重盗计窒。惟当草太玄,不污管商术。

清江画舸照新晴,铙鼓喧喧聒市鸣。昔日布衣今著绣,他年鹤化只空城。还朝不待三年最,得郡何妨万里行。岁禄二千亲八十,世间谁有此时荣。

今代论时杰,如公未易量。冰壶钟器质,绣段粲文章。遂郁鸾台望,俄成马鬣藏。忠贤如此尔,天意竟茫茫。

丹是色身至宝,炼成变化无穷。更于性上究真宗。决了死生妙用。不待他身后世,现前获福神通。自从龙虎著斯功。尔后谁能继踵。

车徒凤掖东,去去洛阳宫。暂以青蒲隔,还看紫禁同。经过乘雨露,潇洒出鸳鸿。官署名台下,云山旧苑中。暮天双阙静,秋月九重空。且喜成周地,诗人播国风。

良畴十顷接晴烟,曾假过侯救旱年。俸麦一车开德济,流民千里荷生全。人嗟逝水今亡已,俗感遗风尚泣然。独对老僧谈旧事,斜阳春色漫盈川。

竹炉听雪坐蒲团,长笑诗人不耐寒。未办貂裘走南陌,肯来高处一凭栏。

谁与凛秋料理悲,木樨香冷未格时。直疑天上金茎露,全付篱间黄菊枝。佳色足陪陶令醉,落英还慰屈原饥。东风试问千红紫,曾有西风此段奇。

相传五部学,更有一人成。此日灵山去,何方半座迎。麻衣逢雪暖,草履蹑云轻。若见中林石,应知第四生。

摘山初制小龙团。色和香味全。碾声初断夜将阑。烹时鹤避烟。消滞思,解尘烦。金瓯雪浪翻。只愁啜罢水流天。余清搅夜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