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野亭

二纪看花瘴雾中,野园今日又东风。
人心有感时时别,春色无私处处同。
长笛一声诸曲尽,巨觥双饮百愁空。
风清水暖群鱼上,谁向荆溪占钓筒。

作品评述

《春野亭》是宋代诗人陶弼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对春天的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
二纪看花瘴雾中,
野园今日又东风。
人心有感时时别,
春色无私处处同。
长笛一声诸曲尽,
巨觥双饮百愁空。
风清水暖群鱼上,
谁向荆溪占钓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的开头,描绘了春天中花朵盛开的景象,但同时也有雾气弥漫。这种景象给人一种瘴雾笼罩的感觉,可能暗喻了社会中的困扰和迷茫。

接着,诗人描述了野园中又一次吹来的东风。东风是春天的象征,它带来了温暖和生机。这里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欢迎。

诗的第三、四句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感受。人们的心灵在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时,时刻都在与春天分别,但春色却无私地存在于每一个角落。这里揭示了春天的普遍性和人们对春天的共同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长笛声和饮酒的场景。长笛一声,所有的曲调都结束了,巨觥中的酒消散了百种愁苦。这里展示了春天的欢乐和生活的喜悦,以及春天的力量能够抚平人们的痛苦和忧虑。

最后两句描绘了春天的风清水暖,群鱼纷纷跃出水面。诗人问道,谁来占据着荆溪的钓筒?这里暗示了春天的美好和人们对春天的渴望,但也带有一丝探索和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感受,展现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索,使诗词更具深意和内涵。

作者介绍

陶弼(一○一五~一○七八),字商翁,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仁宗庆历中以军功补衡州司户参军,调桂州阳朔县主簿,迁爲阳朔令。后歷知宾、容、钦、邕、鼎、辰、顺诸州。神宗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十八卷,已佚。事见《刘忠肃集》卷一二《陶公墓志铭》及《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四有传。 陶弼诗,以《宋人集·陶邕州小集》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式训堂丛书本(简称式本)、清麓山精舍丛书所收陈运溶刻本(简称陈本)、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旧钞本(简称旧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另辑集外诗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远客虽有乐,莫如逢故人。夜怀夷门时,月照楚水滨。自居扁舟上,随处与船邻。宜将到此日,因使报朋亲。

平生酷爱渊明,偶然一出归来早。题诗信意,也书甲子,也书年号。陶侃孙儿,孟嘉甥子,疑狂疑傲。与柴桑樵牧,斜川鱼鸟,同盟后、归于好。除了登临吟啸。事如天、莫相谘报。田园闲静,市朝翻覆,回头堪笑。节序催人,东篱把菊,西风吹帽。做先生处士,一生一世,不论资考。

水一塘,(舟仑)一只。(舟仑)头漾漾知风起,(舟仑)背萧萧闻雨滴。醉卧船中欲醒时,忽疑身是江南客。船缓进,水平流。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覆船头。亚竹乱藤多照岸,如从凤口向湖州。

早接英豪论,常多伯仲贤。风尘一会合,岁月几徂迁。禀性成樗散,干时类凿圆。论心谁合者,握手子欢然。经训开前古,谈辞屈老先。春游同烂漫,醉乐屡回旋。乐事嗟难久,离襟怅独偏。驱车清汝曲,佐幕紫嵩前。官兴惟高咏,人生得晏眠。丹铅涂旧史,杖屦接幽禅。叹息春期失,淹留

连日阴风作许寒,晚来妍暖似春阑。十分待放梅花否,留我数枝归到看。

芙蓉堂前春水绿,芙蓉堂后春花开。芙蓉堂中醉歌舞,芙蓉堂下车如雷。轻舟弄水买一笑,游人竞逐墙阴来。浪痕不受尘滓涴,东风吹入黄金杯。秋千欲上采绳稳,老翁稚子连声催。遨头春思浓似酒,剧饮谁能问升斗。博山香软珠帘低,坐客请行时被肘。觥筹交错兴未已,更着山肴并野蔌。

壶山好,博古又通今。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直千金。四海有知音。门外路,咫尺是湖阴。万柳堤边行处乐,百花洲上醉时吟。不负一生心。

遥睇前峰已出奇,从今便合办新诗。山灵似是知予意,拥翠来迎步步移。

沙溪只是旧沙溪,今日重来路欲迷。独有暮鸦知我意,白云深处尽情啼。

宜春花夜雪千枝,妃子偷行上密随。便唤耍娘歌一曲,六宫生老是蛾眉。

一从杀贵妃,春来花无意。此地纵千年,土香犹破鼻。宠既出常理,辱岂同常死。一等异于众,倾覆皆如此。

动在风幡动在心,集云棒下已分明。而今百越三吴去,肯听它家热碗鸣。

闲卧云岩稳,攀缘笑戏猱。静于诸境静,高却众山高。至理无言了,浮生一梦劳。清风朝复暮,四海自波涛。

岁见梅追和一首,终恨有儿女子态耳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静。疑是佳人日暮来,绰约风前影。新恨有谁知,往事何堪省。梦绕阳台寂寞回,沾袖余香冷。

泪珠弹了。

长安寄食半年馀,重向人边乞荐书。山路独归冲夜雪,落斜骑马避柴车。

并驰绝塞待燕邻,喜过重关值故人。阔别经年劳远梦,留连此日奉清尘。威行列郡连营肃,恩浃诸戎异域春。愿学子云承汉诏,未央宫壁颂功臣。

尚寐无聪,幽梦断、蘧然难续。隐隐听、鼓声如呼,角声如哭。*短茅堂窗已白,灰残炉火樽无绿。称有无,随分具晨餐,唯*粥。有义命,何思虑。在坎*,弥谦牧。但客来尝愧,小坊深曲。不及屠沽余酒肉,不及驵侩多童仆。下苇帘,相对话移时,清欢足。

一冬无此寒,十日不得出。闭门坐如钩,老去万感入。治游亦余事,况乃灯火毕。独怜镜湖春,一一各秀发。枝条掇芳蕤,惨悴变仓卒。凡草何足云,谁吊梅柳屈。东城有佳士,词笑最华逸。持此往问之,雨溅袍袍湿。蛮笺定送似,来时诗意涩。醉里作蛇鸦,行划倩苏十。

懒寻芳草径,来接侍臣筵。山色知残雨,墙阴觉暮天。莺啼汉宫柳,花隔杜陵烟。地与东城接,春光醉目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