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雨过七章(其三)》
拼音和注音
jiā zài jiā jiāng kǒu , xuán chéng chā shuǐ gē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江口:江水与他水会流处。大黄江的别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东北。当相思江与浔江会合之口。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家在浃江口,悬城插水根。
城低山作堞,江尽海为门。
风起潮能阔,云高午易昏。
空庭探物象,彷佛住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