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上元)

红莲照晚。
花底明人眼。
无限游人谁惜倦。
只有衰翁心懒。
笙歌缓引更筹。
更阑客散添愁。
香雾半窗幽梦,烟波千里归舟。

作品评述

《清平乐(上元)》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纲。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红莲照晚。花底明人眼。
夕阳照耀红莲,花底清晰可见。
无限游人谁惜倦。只有衰翁心懒。
大家都沉浸在繁忙的游乐中,没有人感到疲倦,只有一个年老的人心灰意懒。

笙歌缓引更筹。更阑客散添愁。
笙歌慢慢引起更多的筹码,更多的游客散去增添了愁绪。

香雾半窗幽梦,烟波千里归舟。
香雾弥漫在半掩的窗户中,幽梦似乎在其中;烟波中的归舟行进千里。

这首诗词以描绘上元节的景象为主题,上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叫元宵节,是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庆祝的。诗人通过描绘红莲、夕阳、游人和笙歌等元宵节的元素,展现了热闹喜庆的氛围。然而,诗人以一个衰翁的心态对比了节日的热闹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年华逝去、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无奈。

诗词中运用了明暗对比的手法,通过红莲的明亮和花底的明人眼,以及香雾和烟波的暗示,在视觉上营造出幽静的意境。同时,通过描绘笙歌的悠扬和客散的情景,使诗词中融入了音乐的元素,增加了诗意的层次。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热闹场景背后的寂寞和无奈的揭示。整体上,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和时光的深刻感悟,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思考和回味的空间。

诗词推荐

谷水由来出小湖,渚城辟塞总春芜。战场吴楚看犹在,折戟沙中定有无。

清平乐

战艺时人北,受书吾道东。俊图开熟路,怒翼碍回风。勇往千人废,豪来一世空。深山埋玉气,得失付鸡虫。

清平乐

胸中万卷书,一字用不著。归休始太息,竟是为农乐。

清平乐

副相西征重,苍生属望晨。还同周薄伐,不取汉和亲。虏阵摧枯易,王师决胜频。高旗临鼓角,太白静风尘。赤狄争归化,青羌已请臣。遥传阃外美,盛选幕中宾。玉剑光初发,冰壶色自真。忠贞期报主,章服岂荣身。边草含风绿,征鸿过月新。胡笳长出塞,陇水半归秦。绝漠多来往,连年

清平乐

暮景能几何,行役复行役。薄命不由人,岂不愿休息。江鄂访知旧,不遇悔浪出。子舍寓严濑,逋负日夜迫。老夫匪亲往,未易纾此急。买舟更东下,赀粮费捃拾。是时梅雨已,巨浪百谷集。深江水气凉,古岸树阴密。壮观足忘忧,飞泉落奇石。晚拜先子墓,旧庐化榛砾。恶邻肆焚燎,用意

清平乐

踪迹半天下,声名落士林。缙绅争汲引,岁月漫侵寻。后辈尊时尚,斯人竟陆沉。只言余庆在,子舍日骎骎。

清平乐

玉杵声中舞素娥,西风叶叶自婆娑。一天清气无人管,惟有山楼树影多。

清平乐

寒深朝未定,暖翠晚能佳。不饮青帘酒,来寻古寺茶。连枝空绿竹,独木漫桃花。埋没聪明水,凄凉六一家。

清平乐

使旆高翻西北云,舟梁横过九江濆。文书吏乐轻车府,表帜人知大树军。引溉劭农渠雨密,感凉邀会帐霞醺。花门车子能歌地,乐职声诗日夕闻。

清平乐

稽天巨浸洗南荒,尚有千峰骨立强。民未降丘应宅此,举头天壁有囷仓。

清平乐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珠珍博。

清平乐

恭诵亲征韶,戈矛与子偕。叛徒三鼓竭,凯奏八音谐。上主开宣室,君公拥泰阶。惭无经济学,感激漫装怀。

清平乐

公堂宴处万灯明,灶鼓冬冬脆管清。莫厌青裙分作队,那无艳粉笑倾城。甘心挝鼓投荒裔,敢望传柑近上京。咫尺宾朋若胡越,语音嘈杂隐雷声。

清平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清平乐

满庭晴日破朝寒,粥罢披裘小倚栏。残菊抱丛香欲尽,一株南烛独如丹。

清平乐

跨险盘危压古州,至今传号越王楼。山分冷翠侵檐滴,水擘寒声绕槛流。

清平乐

湖上春何在?罗浮梦已空。清香入书屋,不是杏花风。

清平乐

西望岷为雪,南窥楚作云。酪奴堪自老,葆旅不成群。丛浅蚕休织,田污鸟罢耘。山川厌腥气,流水濯巴文。

清平乐

翩翩归鸟,投宿深林。岂无所择,相彼遥岑。厥有嘉树,可以托心。虽逢赫日,终贮清阴。

清平乐

枯蓬万里寄飘风,晚落江头号放翁。冉冉流年秋镜里,悠悠残梦晓笳中。扫除药裹病良已,弃置酒杯愁自空。闲处固应容老子,卧看年少起新丰。

清平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