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冲卿示和韩持国诗一卷辄以为谢

叶公所好者,熟已识头角。
一日真物来,骇汗沛且渥。
我初见韩子,蜿蜒喷雷雹。
子复蛟龙文,气象不可捉。
畏怀但惊顾,得与前事较。

作品评述

《吴冲卿示和韩持国诗一卷辄以为谢》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叶公所喜爱的事物,我早已熟悉并认识他们的特点。有一天真正的才华出现,使我惊讶得冷汗涔涔。我初次见到韩子(指韩持国),他的文字曲折如蛇,有如雷雨交加。韩子再次展示出龙般的气魄,气象不可捉摸。我敬畏地回顾过去,与之前的经历相比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梅尧臣致谢韩持国赠送的一卷诗文的作品。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对叶公所喜爱的事物的熟悉与了解,以及当韩持国展示才华时的震撼和对他的景仰之情,表达了对韩持国才华的赞叹和敬佩。

诗中的“叶公”指叶绍翁,他是宋代文学家,以喜爱收集各种字画、器物而闻名。诗人表示自己对叶公所喜好的事物已经熟悉并能够认识到其中的价值和特点。

当“一日真物来”,即韩持国展示出真正的才华时,诗人的震撼之情溢于言表,用“骇汗沛且渥”形容自己的惊讶和激动。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将韩持国的文字形容为蜿蜒如蛇,喷腾如雷雨。这种形象描绘展示了韩持国诗文的磅礴气势和震撼力。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韩持国才华的敬畏之情。诗人回顾过去的经历,将韩持国的才华与之前的经历相比较,显示出对他的赞叹和推崇之意。

整首诗词通过对韩持国才华的赞美和自己的敬佩,展现了诗人对才情卓越之人的景仰之情,并表达了对韩持国赠送诗文的感谢之意。诗人以自己对叶公所喜好之物的了解作为开场,突出了自己对韩持国才华的赞赏,同时也凸显了诗人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石公神仙狂,脱落隐诗酒。余情到翰墨,落笔闻宇宙。峥嵘龟山殿,风雨梁栋旧。煌煌三佛榜,铁柱贯金纽。开张宫室正,浑实山岳厚。井水骇龙跧,蚁封观骥骤。欲知分毫初,一釂尽数斗。墨池毡作笔,神运不知手。从容解牛际,萧散善刀后。古来精绝艺,所贵神气守。呜呼涡水侧,爽气

绿阴黄鸟半山园,谢字王名宛若存。试问时人两安石,却推翁仲不能言。

溟溟沧海浪涛深,雾蔽山峦不易寻。紫盖洞庭人驾鹤,虹霓城郭道为林。幽玄相去何多少,巧拙无由智存慧侵。尽是同缘相引接,从容语话八仙心。

曾作关中客,频经伏毒岩。晴烟沙苑树,晚日渭川帆。昔是青春貌,今悲白雪髯。郡楼空一望,含意卷高帘。

丝毫触石千山泽,喙吻传声万壑雷。信有苏书标洞府,不应俗驾半途回。

傍溪多立石,迳转特勾衣。云兼晚色至,叶带秋声飞。孤鹭忽惊去,片云明残晖。

帝德由来动百神,年年圣节绝纤尘。万家喜气生和气,冬日翻疑一日春。

年年三祝侯尧蓂,清晓焚香启梵扃。

曙光东向欲胧明,渔艇纵横映远汀。涛面白烟昏落月,岭头残烧混疏星。鸣根莫触蛟龙睡,举网时闻鱼鳖腥。我实宦游无况者,拟来随尔带笭箵。

每日清晨一炷香,谢天谢地谢三光。所求处处田禾热,惟愿人人寿命长。国有贤臣安社稷,家无逆子恼爹娘。四方平静干戈息,我若贫时也不妨。

文物以纪,藻色以明。礼备奉举,遹观厥成。睿知有临,诞甫文德。教雨化风,洽此四国。

今年岁大熟,谷价率以贱。富家积囷仓,贫自无饱饭。悲哉五斗图,去矣千里远。四民士为先,今乃愧工贩。

独乐园中客,朝朝常闭门。端居无一事,今日又黄昏。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拨乱乾坤老贼精,天教化火自焚身。贼心贼行难磨灭,二月依前是仲春。

夜半雨鸣廊,晨起雪暗空。不减腊月寒,故作昨日风。融银拥山腰,飞花落裘茸。办此了不难,咳唾烦天公。纤纤园中花,一夕无光容。凜凜庭下松,巍然两苍龙。

一从潜水别,三见菊花黄。旧好论交笃,新诗引兴长。劳生閒自笑,道术淡相忘。蝴蝶秋来懒,时应到睡乡。

险夷一节如金石,勋德俱高映古今。岂止忘机鸥鸟信,陶钧万物本无心。

抛官归隐七经年,睡杀山云笑杀天。剩雨残风黄帽底,颠诗中酒白鸥前。少年行路今已矣,厚禄故人书寂然。只有锦城表阁学,寄诗赠药意悁悁。

先人有敝庐,涪水之东边。我罢汉中守,归此聊息焉。是时五六月,赤日烘遥天。山川尽糁燥,草木皆焦燃。尘襟既暂解,胜境乃独专。高林抱深麓,清荫密石绵。层岩敞户外,浅濑流窗前。邀客上素琴,留僧酌寒泉。竹簟白石枕,稳处只屡迁。忽时乘高风,远望立云烟。野兴极浩荡,俗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