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长安

忆长安,九月时,登高望见昆池。
上苑初开露菊,芳林正献霜梨。
更想千门万户,月明砧杵参差。

作品评述

诗词《忆长安·九月》是唐代诗人范灯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分析:

中文译文:
忆长安,九月时,
回忆起长安城,时值九月,
登高望见昆池。
登高远望昆池之景。

上苑初开露菊,
上苑中的菊花初开,
芳林正献霜梨。
芳林中的霜梨丰收。

更想千门万户,
更加怀念那千门万户,
月明砧杵参差。
月明下,女红闲敲砧杵声声参差。

诗意:
这首诗以长安城为背景,回忆了九月时的美景。诗人站在高处,望见昆池的景色,昆池可能是指长安城南的一个湖泊。上苑的菊花刚开始开放,芳林中的霜梨也丰收了。诗人更加思念长安城的繁华景象,想象着千门万户的明亮灯火,月亮清澈明亮下,女红时而细碎、时而齐刷刷地敲击砧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九月时长安城的美景,展示了唐代长安的繁华景象。诗人通过描写昆池、上苑和芳林的景色,表达了对长安的怀念之情。诗中的月明和砧杵声,更增添了一种诗情画意的氛围。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唐代长安城独特的氛围和繁荣景象,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长安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范灯,贞元时人。诗二首。

诗词推荐

南湖堂上著彭宣,结得襄王梦里缘。试问傍人鸥与鹭,何如随步小婵娟。

桑田万顷变沧海,四海茫茫不见津。天漏祗今无补处,不知谁是作霖人。

折得芳蕤两眼花,题诗相报字倾斜。箧中尚有丝纶句,坐觉天光照海涯。

少年轻富贵,一意在诗书。共恨经纶晚,才收老病余。寡言知德胜,善应本中虚。卒相承平业,讴歌元祐初。将相家声近,勋名晚岁隆。给扶安旧德,赐府压群公。不见弥缝迹,空推翼戴功。山公旧多可,寒士泣清风。罢郡来清颍,微官忆宛丘。颓垣那可住,隐几若将休。复起民欣愿,全归

雷鼓殷山春,枪苗第一新。云供烹处碧,露饷摘时津。瓯洁凝芳乳,罗织撼练尘。贶予知有为,多渴思迟人。

扰扰倦行迈,复此秋气阑。寒流深峡路,落木晓霜山。乞火邻烟远,读书孤屿闲。相求有幽鸟,飞入短楹间。

曾见三闾屈大夫,强将清浊较贤愚。如今更觉前言拙,醒醉由来本不殊。

琼楼几间。瑶徽几弹。觅花声绕回阑。悄微闻佩环。帘栊昼闲。炉薰昼残。午风摇曳屏山。露裙红一班。

八十一年往事,四千里外无家。如今流落向天涯。梦到瑶池阙下。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止因贪此恋荣华。便有如今事也。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荷衣芰制雪为容,家住云烟太华峰。外面看来真璞玉,胸中琱出许玲珑。

早岁传闻月旦评,殿门邂逅眼偏明。当时一坐推谈止,今日丛林见话行。老卧烟村身偶在,夜开蠹纸泪如倾。岂知三十余年後,河洛胡尘讫未平?

春来芳草踏成蹊,半是车轮半马蹄。多谢清明三日雨,旧痕新绿一般齐。

家近旗亭酒易酤,花时长得醉工夫。伴人歌笑懒妆梳。户外绿杨春系马,床前红烛夜呼卢。相逢还解有情无。

强戴罗旛怯岁增,光阴堪叹捷飞腾。檐间点滴新春雨,窗下青荧半夜灯。傍架讨寻书散乱,倚屏吟啸发鬅鬙。极知老境惟当佚,绝学端居恨未能。

风入鞭梢紧,春从草色深。山坡卧新犊,园木转幽禽。勋业少年梦,关河游子心。尔来都扫尽,浊酒带醅斟。

客子离群意,萧斋只睡宜。得无新雨叹,漫有故人期。日力须棋局,风凉入酒卮。转头车妇去,相忆各儿痴。

鸟声已迎一百五,野迳微行谁复嗔。放饭要穿花底屐,捐书聊著头上巾。老夫踽踽只白眼,烂蕊细细走青春。凭伏石槽三昧水,浴兹从昔无垢人。

日王忿违慠,有命事诛拔。蜀险豁关防,秦师纵横猾。 ——韩愈风旗匝地扬,雷鼓轰天杀。竹兵彼皴脆,铁刃我枪bR. ——孟郊刑神咤牦旄,阴焰飐犀札。翻霓纷偃蹇,塞野澒坱圠. ——韩愈生狞竞掣跌,痴突争填轧。渴斗信豗呶,啖奸何噢嗗。 ——孟郊更呼相簸荡,交斫双缺齾。火发激

翳日桤阴翠幄遮,葑围高下弈枰斜。陂塘几曲深浅水,桃李一溪红白花。赭尾自跳鱼放子,绿头相并鸭眠沙。春郊景物堪图写,输与烟樵雨牧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