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公溉

晚泊昝公溉,船头余落晖。
携家上岸行,爱此风满衣。
村巷何萧条,四顾烟火稀。
问之曰去岁,此地遭凶饥。
斯民半逃亡,在者生计微,请看林木下,墙屋皆空围。
好田无人耕,惟有荆棘肥。
至今深夜中,鬼火流清煇。
众稚闻此语,竞走来相依。
错莫惊且哭,牵挽求速归。

作品评述

《昝公溉》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文同。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晚泊昝公溉,
船头余落晖。
携家上岸行,
爱此风满衣。

村巷何萧条,
四顾烟火稀。
问之曰去岁,
此地遭凶饥。

斯民半逃亡,
在者生计微。
请看林木下,
墙屋皆空围。

好田无人耕,
惟有荆棘肥。
至今深夜中,
鬼火流清煇。

众稚闻此语,
竞走来相依。
错莫惊且哭,
牵挽求速归。

中文译文:
傍晚停泊在昝公溉,
船头余辉照耀。
带着家人上岸行走,
喜爱这满衣的风。

村巷何等萧条,
四处烟火稀少。
询问他们去年的情况,
这个地方遭受了凶恶的饥荒。

人民中有一半逃亡,
留下的人生计艰难。
请看那林木下,
房屋围墙空荡荡。

好田无人耕种,
只有荆棘茂盛。
直到今天的深夜中,
鬼火闪烁明亮。

年幼的孩童听到这番话,
争相跑来相互依偎。
不要惊慌,先哭一会,
拉扯着彼此寻求快速归去。

诗意和赏析:
《昝公溉》描绘了一个贫困困顿的农村景象。诗中的昝公溉是一个船埠,晚上船头的余辉映照着诗人和他的家人,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诗人用简练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风光和家乡的热爱。

然而,接下来的描写却改变了氛围。村巷冷落,四处缺乏烟火,诗人询问当地人去年的情况,得知这个地方曾经遭受了饥荒的困扰。大部分人民逃亡,留下的人们生活艰难。诗人以生动的描写描述了荒废的村庄景象,林木下无人居住,房屋空荡荡,好田荒芜,只有荆棘繁茂。

最后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诗人描述了鬼火闪烁的景象,给人以神秘而恐怖的感觉。年幼的孩童们听到这些话后争相聚集在一起,彼此依偎。诗人呼吁他们不要惊慌,先哭一会,然后互相牵挽着寻求归家的道路。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贫困困顿的乡村景象,通过对人民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困境的思考。诗中的景象和情感交融,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展示了作者对人民遭受困苦的关注与同情。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时世重因循,师何独苦辛。洁斋徒众散,刚直里闾嗔。游艺能济物,旧交多雅人。云山虽好住,住久转劳神。

野景有谁收。只在苍鸥白鹭洲。风树飘摇云树暗,衣飕。目断青天天际头。壮志世难酬。丹桂红蕖又晚秋。多少心情多少事,都休。载取江湖一片愁。

屏迹敷浅原,注目香炉峰。饱闰送客溪,鼎新古梵宫。缅怀结社人。岂止避俗翁。一念薰戒香,千年仰玄踪。蜂房始义熙,凤历当元丰。果有大士出,一与遗言同。堂堂照觉师,赫赫襄敏公。彻彼毗尼藏,揭我临济宗。元曰立成佛,坡曰僧中龙。少林来於西,双林振以东。冥数其理暗,野烧

百里清溪口,扁舟此去过。晚潮风势急,寒叶雨声多。戍出山头鼓,樵通竹里歌。不堪无酒夜,回首梦烟波。

子骋丹青日,予当丑老时。无劳役神思,更画病容仪。迢递麒麟阁,图功未有期。区区尺素上,焉用写真为。

妾自夫君成,桑阴路不通。将军哮似虎,少妇窃秦宫。

天台众峰外,华顶当寒空。有时半不见,崔嵬在云中。

春池满复宽,晦节耐邀欢。月带虾蟆冷,霜随獬豸寒。水云低锦席,岸柳拂金盘。日暮舟中散,都人夹道看。

老梅何偃蹇,雪时方始花。自守岁寒性,不肯随春华。隐人适然见,称植溪水涯。瘦影无阳艳,清香绝淫邪。閒静如隐人,隐人心所嘉。樵牧无见侵,以贻隐人嗟。

水势才收一丈余,晓来雷雨又何如。天民天恤应堪恃,我自多忧雪满梳。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正月梅花尽,一溪春雨香。燕方寻故垒,蜂已葺华房。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日夕逢归客,那能忘归游!

鸳鸯鸂鶒绕渔梁,摇漾山光与水光。不管使君征棹远,依然飞下旧池塘。

一味幽閒了此生,那曾怀刺谒公卿。无官可署名虽晦,有句堪吟思自清。棋要藏机何用著,琴能识趣底须声。何当办取青蓑笠,去趁农夫学耦耕。

年过不惑便衰残,消息浮生万事闲。惭愧眼前无俗物,举头终日见云山。

银蒜鈎帘宛地垂,桂丛乌起上朝晖。枉将玳瑁雕为押,遮掩春堂碍燕归。

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多载事茅君,麻衣与葛巾。眼知人贵贱,心链己形神。丁甲常为使,王侯不得臣。华阳归洞晚,芝草几回春。

纷纷竞干禄,汩汩第谋身。先生独任重,忧道仍忧民。精诚贯白日,孤忠横北辰。求之千载上,古亦鲜若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