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用师庵

架泉龛石搆幽栖,竹树阴森锁翠微。
珍重支郎得高趣,一庵一榻自忘机。

作品评述

书用师庵,念念如玄机。
Peach Blossom Spring seeks the abstruse, where the bamboo thicket whispers a verdant hush.
The monk's solace – his center and seat, in tranquil seclusion, he forgets all but his craft's subtle beat.

这首诗词来自宋代李昭述,以描写书法家的境界为主题。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僧人在幽静的庵院中专心书写,表达了书法创作需要安静专注、自我消融的意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在幽静的庵院中,竹树的影子氤氲着翠绿。珍稀的纸墨用品是支持我心灵达到高度意境的重要工具,一个庵院、一个榻榻米,让我如鱼得水,完全忘却了外界的喧嚣。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书法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创作状态。诗中的“架泉龛石搆幽栖”描绘了庵院或书房的环境,告诉读者这是一个幽静的地方,适合专心书写。接着,“竹树阴森锁翠微”形容了树荫下的竹子,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珍重支郎得高趣,一庵一榻自忘机”则表达了诗人对书法创作的珍惜和热爱。诗人以“支郎”,即书法家自称,来表示对于书法的推崇与尊重。他认为,书法创作可以带来高度的趣味和满足感,使他完全忘却一切世俗纷扰。通过书法的艺术创作,他能够心无旁骛地获得出入于自己的专注状态。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书法家的心境和对书法的热爱,通过描写一个幽静的庵院和庵中书法家对创作的专注,表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状态和对纯粹艺术追求的无私心态。

诗词推荐

城南杜五少不羁,意轻造物呼作儿。一门酣法到孙子,熟视严武名挺之。看渠胸次隘宇宙,惜哉千万不一施!空回英概入笔墨,生民清庙非唐诗。向令天开太宗业,马周遇合非公谁?後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

鼓歌满湖滨,倾城出送春。波光明画艇,山色醉游人。禹穴灵何在,梅梁迹已陈,我来间吊古,回首一沾巾。

危亭石作关,假道一跻攀。白鹤何年去,青松尽日闲。坐时闻远水,望处小他山。衲子云衣厚,寒犹宿此间。

捏个牛儿体态。按年令,旋拖五彩。鼓乐相迎,红裙捧拥,表一个、胜春节届。

青藜竹杖寻诗处,多在平桥野寺中。黄叶没鞋人不到,豆篱花发浸溪红。

行来人世尘千里,梦绕故山春万重。慈母新年音信缺,遥瞻白云是中峰。

读书万卷不谋食,脱粟在傍书在前。要识从来会心处,曲肱饮水亦欣然。

杏园沈饮散,荣别就佳招。日月相期尽,山川独去遥。府楼明蜀雪,关碛转胡雕。纵有烟尘动,应随上策销。

功名烜赫在三朝,经术从容辅汉条。儒服早纡丞相绂,戎冠再插侍中貂。开仓六塔流人复,出甲甘陵叛党销。东第只今空画像,当时於此识风标。

归舟云树句能工,吟到澄江迥不同。非是笔端多变态,如何人道有唐风。

雅乐闻琴瑟,相因泰昊前。朱丝疑杂奏,素女减哀弦。破竹符终全,分鱼目不全。所馀裁五五,再续未绵绵。损益时皆有,亏成理或然。茫茫千古意,汉帝自谁传。

诗礼不忘它日问,文章未觉古人疏。青云自致屠龙学,白首同归种树书。绿叶青阴啼鸟下,游丝飞絮落花余。无因常得杯中物,愿作鸱夷载属车。

舆绋暗风沙,丹旌映晚霞。吏人营殡殓,童仆着衰麻。袭荫无遗嗣,招魂有外家。重来恐迷处,记取路三叉。

奇路踉跄自少尘,白榆花落岛中春。主人应是浮丘伯,不惜仙禽借与人。

所至无嚬蹙,当今亦鲜哉。名誉非易致,悦服有从来。汉令更泉币,吴侬告水灾。忽闻自天下,何策可春回。

紫荷煝曲塘,青秧舞平畦。晨光泫曦露,众木含华滋。咸惊物外慕,归休及良时。

安流咫尺异逾淮,有兴何妨叠棹来。茗椀茅柴殊易耳,萍虀豆粥岂难哉。谈锋不怕通宵直,燕席宁辞逐日开。况是上元佳节近,华灯万点看莲孩。

太清不着微云,冰雪精神占春。诗老自知风格,浅红未可骄人。

为学未能识肩背,读书万卷空亡羊。

小筑茅茨镜水滨,天教静处著闲身。平原不复赋豪士,甫里但思歌散人。翠壁微泉时的皪,衡门叠嶂晓嶙峋。子虚误辱诸公赏,万里轻鸥岂易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