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山偶题

四天围一地,浊少判清多。
人气翻相敌,无如俗物何。

作品评述

《城山偶题》是宋代文人陈藻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城山的景色,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哲理。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城山景色的感慨和思考。作者认为城山四周被高墙围绕,城内显得浊浪汹涌,而城外的自然环境却更加清澈明净。作者觉得这种景象与人的命运相似,人们为了名利争斗不休,相互竞争不断,而这些世俗的争斗与物质追求又与自然的清澈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赏析:
这首诗通过城山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人世间的浮躁和虚妄的思考。城山围起一片土地,城内的浊浪象征着人们的纷争和欲望,城外的清澈水面则象征着自然的宁静和纯净。作者通过这种对比,暗示人们追求名利和物质的争斗是短暂的,而自然的清澈与宁静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对于世俗欲望的淡泊态度。作者通过城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物质追逐的批判,同时也呼唤人们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纯净。这种哲理性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深邃思索,使得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让人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总的来说,《城山偶题》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城山的景色,并通过景物的对比,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俗欲望的批判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这首诗以深邃的哲思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具有一定的警示和启迪作用。

诗词推荐

正红疏绿密,浪软波肥,放舟时节。载地擎天,识堂堂人杰。万里长江,百年骄虏,只笑谈烟灭。葭苇霜秋,楼船月晓,渔樵能说。分陕功成,沙堤归去,衮绣光浮,两眉黄彻。了却中兴,看这回勋业。应有命圭相印,都用赏、元功重叠。点检尊前,太平气象,今朝浑别。

五年不入慈恩寺,今日寻师始一来。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

幽香结浅紫,来自孤云岑。骨香不自知,色浅意殊深。移栽青莲宇,遂冠薝卜林。纫为楚臣佩,散落天女襟。君持风霜节,耳冷歌笑音。一逢兰蕙质,稍回铁石心。置酒要妍暖,养花须晏阴。及此阴睛间,恐致悭墙霖。彩云智易散,鷤鴃忧先吟。明朝便陈迹,试著丹青临。

不愁陌上春光尽,亦任庭前日影斜。面黑眼昏头雪白,老应无可更增加。

古今贩骨,想生来死去,荣枯多少。百载光阴四序逼,不觉形容衰老。世伪浮华,转头如梦,到底成虚娇。无生一念,念道真明达了。最好福地清居,依山临水,自在携筇到。占得真欢霞洞隐,无事闲看圣教。功行周圆,完全性命,胜似重修醮。炼成道体,别有金书来诏。

贤如赠扇扬风日,贫似开门卧雪时。

泉南南蒲是南溟,瘴雾熏人不用醒。想对文书搔首罢,刺桐花下学兰亭。

年少同为邺下游,闲寻野寺醉登楼。别来衣马从胜旧,争向边尘满白头。

便使柳肥终解舞,莫惊梅瘦为含酸。因风自袅还成态,与雪争妍却要寒。

何处风光最可怜?妓堂阶下砌台前。轩车拥路光照地,丝管入门声沸天。绿蕙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让花钿。野人不敢求他事,唯借泉声伴醉眠。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观农巡井邑,长望历山川。拥涧开新耨,缘崖指火田。荒村无径陌,古戍有风烟。瓠叶萦篱长,藤花绕架悬。岸高攒树石,水净写云天。回首乡关路,行歌犹喟然。

能入城中乞食否,莫辞尘土污袈裟。欲知住处东城下,绕竹泉声是白家。

第一多闻师子儿,碧云馀力嗣工诗。尽把天光注言语,真将清气入肝脾。

画堂银烛映歌钟,醉眼俄惊火树红。白玉屏深留晚艳,绛纱笼暖护春丛。阑干清泪非因雨,狼藉残煤总为风。更忆禁垣归路静,金莲随马散文虹。

夜梦东坡公,分我龙脑香。玉指撮冰雪,佩之鞶带囊。江湖衰老踪,十度游寻阳。始入紫极宫。勉和琼田章。太白实首唱,继以双井黄。此诗岂容续,束纭侪朝阳。孺子可教欤,驭风来帝傍。跛鳖傅羽翼,恍惚追龙骧。文通五色笔,尚为文字祥。公名蔽天壤,让敢邀余光。再拜眉山集,一上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

故山闻独往,樵路忆相从。冰结泉声绝,霜清野翠浓。篱边颍阳道,竹外少姨峰。日夕田家务,寒烟隔几重。

白马曾骑踏海潮,由来吴地说前朝;眼前多少不平事,愿与将军借宝刀。

星桥夜度,火树宵开,灯月光交射。翠檐铜瓦。相辉映、隐隐绛霞飘下。风流艳雅。向柳陌、纤纤共把。筵宴时、频酌香醪,宝鸭喷沈麝。已是欢娱尽夜。对芳时堪画,条倡叶冶。鸳灯诗帕。嬉游看、到处骤轮驰马。十千换也。惟好事、寸心难谢。听九衢、三市行歌,到晓钟才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