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洞

重岚曲隐树中央,乍有闲僧构草堂。
带雨龙归磁钵润,衔花鹿过衲衣香。
残秋待月投空洞,后夜和云宿上方。
一种红蕉舒艳色,名楼高处傲青霜。

作品评述

《龙吟洞》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唵囕香公。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重岚曲隐树中央,
乍有闲僧构草堂。
带雨龙归磁钵润,
衔花鹿过衲衣香。
残秋待月投空洞,
后夜和云宿上方。
一种红蕉舒艳色,
名楼高处傲青霜。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山林的景象。重重云雾弥漫,曲径蜿蜒,一棵树居中。偶尔有一位闲散的僧人在那里搭建一个简陋的茅草庵。雨水滋润着归来的龙,它的触摸使得僧人的磁钵湿润。一只衔着花朵的鹿穿过僧人的衲衣,带来一阵花香。在残秋季节,等待月亮升起的洞穴里,夜晚,云彩陪伴着上方的星空。有一种红色的蕉叶在高楼上展现出艳丽的色彩,以一种傲然的态度面对着寒霜。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林中的一些景物和情景,表达了作者的隐居情怀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整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描写方式展示了山林的宁静与美丽,以及隐居者与自然相合的状态。

诗中的“重岚曲隐树中央”描绘了山林中云雾弥漫的景象,给人以神秘而宁静的感觉。隐居的僧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搭建草堂,展示了他追求宁静和超脱尘俗的心境。

诗中的意象“带雨龙归磁钵润,衔花鹿过衲衣香”揭示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奇特,以及隐居者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龙归磁钵,衔花鹿过衲衣,都是对自然界灵动生动的描绘,使诗中的景物更加生动形象。

最后两句“残秋待月投空洞,后夜和云宿上方。一种红蕉舒艳色,名楼高处傲青霜”展示了隐居者对自然的期待和对自己境遇的豁达态度。洞穴中守候月亮的景象和高楼上红蕉的傲然姿态,都表现了隐居者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整首诗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俗境界的追求,展示了一种宁静、淡泊、豁达的人生态度。

诗词推荐

自着淄衣万恨平,穷途遇尔转伤情。我从岭外经年至,君向江南何处行?瓢笠喜无乡里识,须眉犹使故人惊。相持莫便当街哭,为到郊原一放声。

正星杓首舍,月律开祥,嗣兴芳序。梦协长庚,诞清朝仪羽。运继姬周,庆流嵩岳,认再生申甫。职尹京华,功宣国计,声猷兼著。子建文章,懿侯宗范,叔度襟怀,紫芝眉宇。燕启佳辰,满东风兰雾。脆管繁弦,绣茵檀板,会饭中仙侣。世仰真贤,朝尊大老,长亲尧主。

造物成形妙画工,地形咫尺远连空。蛟鼍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清坐使人无俗气,闲来当暑起清风。诸山落木萧萧夜,醉梦江湖一叶中。

见说红尘罩九衢。贪名逐利各区区。论得失,问荣枯。争似侬家占五湖。

年年多病转思山,终日呻吟簿籍间。叔夜养生休著论,陶潜难死只因闲。又移郡印三年调,未报君恩两鬓斑。安得便归田里去,松篁泉石掩迤关。

惊蝉移古柳,斗雀堕寒庭。

伐蛟生得须髯苍,隐然为屋分三梁。广寒恍若东西厢,清风入座衣披猖。萧萧终日声秦篁,一洗郑卫无伊凉。嗟予顽钝铁石肠,时危合蹇甘皇皇。江城正苦夏烈日,淮甸已惧秋飞霜。绿尊翠杓且径醉,喜与夫子参翱翔。平生邱壑老增剧,梦想朝露珠玑香。何时元戎北渡森旗章,料敌制胜一一

朱弦奏离别,华灯少光辉。物色岂有异,人心顾将违。客程殊未已,岁华忽然微。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远游起重恨,送人念先归。夜集类饥鸟,晨光失相依。马迹绕川水,雁书还闺闱。常恐亲朋阻,独行知虑非。

病来翻喜此身閒,心在浮云去住间。休问游人春早晚,花开花落不相关。

碧溪行几折,凝棹宿汀沙。角断孤城掩,楼深片月斜。夜桥昏水气,秋竹静霜华。更想曾题壁,凋零可叹嗟。

日将旦、阴曀潜消。天宇扇祥飚。边陲静谧,夜熄鸣刁。文教普旁昭。兴太学、多士舒翘。奉宗祧。新庙榜宸毫。配侑享於郊。慈宁万寿,四海仰东朝。男女正,中壶至桃夭。年屡稔,漕舟衔尾夥,高廪接楹饶。庙堂自有、擎天一柱,功比汉庭萧。多少群工同德,俊乂旁招。吉祥诸福集,燮

独有小梅香漠漠,陆行随马水随舟。

双毂苦难留,江城又晚秋。故乡难寄讯,倦客独登楼。衰草重重恨,征鸿字字愁。渔翁却萧散,吹笛过前洲。

令德比鸤鸠,芳华誓柏舟。承平犹有态,旷达了无忧。方奉平反笑,俄成汗漫游。哀荣谁得似,同穴乐哉丘。

春秋有罗国,之子岂其后。害传锦囊书,相地走淮右。为问何所宗,此法古所授。卜瀍与卜宅,周孔语非谬。用能游公卿,所至术辄售。有时过吾庐,乘间得频扣。谈诗涉坡谷,说填本爻繇。是名阴阳家,未可容易诟。归欤春雨霁,飞花扑襟袖。遥怜玉笥峰,岿然插天秀。

野绿平如案,松青润更加。两岐惟有麦,一县已无花。日色深迷雾,江流浅见沙。平生爱春事,忽复过年华。

青林绿幄春归后,翠岫苍崖雨过初。作意寻幽还得笑,随宜供客莫求余。

廉纤花雨送残春,不出书楼动数旬。閒梦有鱼占乐岁,瘦形如鹤耐清贫。漏欺白屋添苔晕,泽浊青林长树身。惟忆西湖旧游夕,光风霁月几精神。

一春底事多佳气,非雾非云。郁郁氲氲。端为君家诞阿兴。庆源衮衮由高密,福有多根。百子千孙。此是元侯嫡耳孙。

谁将酷烈千般毒,变作恩光一派深。惆怅先民不复见,更凴高处尽沉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