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君宰吴江

全吴风景好,之子去弦歌。
夜犬惊胥少,秋鲈饷客多。
县楼疑海蜃,衙鼓答江鼍。
遥想晨凫下,长桥正绿波。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送别张君宰吴江,全吴风景优美,此子离去唱着歌。夜晚的狗吠声惊扰了不少人,秋天的鲈鱼供应给了许多客人。县楼上的建筑疑似海上的蜃楼,衙门里的锣鼓回应着江上的鼍鼓声。遥想着早晨凫鸭下水,长桥正漾荡着绿波浪。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吴江的美景,并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离别之情。诗中描述了夜晚的狗吠声和秋天的美食供应,描绘了吴江的繁华热闹。同时,通过描写县楼和衙门的景象,展现了吴江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的地位。最后,通过回忆早晨凫鸭下水和长桥上绿波荡漾的景象,表达了对离别地的怀念和留恋之情。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吴江的风景和人文景观,诗意鲜明,表达了离别的情感。通过对吴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同时,通过对夜晚和秋天景象的描写,增加了诗的气氛和美感。最后,通过回忆一系列场景,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离别之情和对吴江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婉约而含蓄,充分展示了吴充的诗词才华。

作者介绍

吴充(一○二一~一○八○),字沖卿,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育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七),调谷熟主簿。入爲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改知太常礼院。出知高邮军,徙知陕州,京西、淮南、河东转运使。英宗立,权盐铁副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知制诰、知谏院,改知审刑院,权三司使,爲翰林学士。三年,拜枢密副使。八年,进检校太尉、枢密使。充与王安石爲姻家,然政见与安石不同,请召还司马光等人。安石去,遂代爲相,遭王珪、蔡确等困毁。元丰三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卒,年六十。謚正宪。《宋史》卷三一二有传。今录诗八首。

诗词推荐

会须蜡屐步丹梯,要看奇峰三十六。

二百里江光,群山绕建康。滔滔随眼白,荡荡接天黄。战骨多沉海,芦花又戴霜,六朝先后灭,何处说兴亡!

礼奠蠲衷,祭作竣事。丕拥灵休,蕃衍皇嗣。

依旧家山万里,重新场屋三年。

病来自是於春懒。但别院、笙歌一片。蛛丝网遍玻璃盏。更问舞裙歌扇。有多少、莺愁蝶怨。甚梦里、春归不管。杨花也笑人情浅。故故沾衣扑面。

少无簪组念,雅志在丘岑。结庐古涧阿,栖迹嘉树林。南轩纳朝阳,北牖延夕阴。踵门无深辙,入室有鸣琴。良朋以时至,清坐谈古今。秫田秋向熟,浊醪行可斟。顷筐撷园蔬,持竿钓清浔。欢饮聊共适,过满非所钦。

今日知何日,他乡忆故乡。黄花一杯酒,白发几重阳。日晚鸦争宿,天寒雁叫霜。客中无此醉,何以敌凄凉。

柏水为粮处疗饥,春江千里正逶迤。应知偃鼠归休地,不在神龙起蛰时。

戚戚彼何人,明眸利于月。啼妆晓不干,素面凝香雪。良人去淄右,镜破金簪折。空藏兰蕙心,不忍琴中说。

风流人稍间,涉笔为题舆。今我思黄菊,携君近绮疏。先秋飘桂子,出水老芙渠。俯仰俱陈迹,聊书岁执徐。

王萧书迹卫公诗,流落江南世少知。古寺购寻遗刻在,新亭龛置断珉奇。模传遂比黄庭字,埋没非同石鼓碑。墨薮书评多逸事,何妨挥翰与题辞。

风帷闪珠带。月幌垂雾罗。魏粲缝秋裳。赵艳习春秋。

蕙花空帐不生春,香壁泥红堕网尘。微步姗姗灯影里,金屏夜降李夫人。

锦堂得此添春色,金屋从他著丽人。老佛见之怜且笑,少年休以妄为真。梵天宝相宜方驾,海岛金沙合效颦。可是好花多刺手,汉滨游女礼防身。

作尉年犹少,无辞去路赊。渔舟县前泊,山吏日高衙。幽景临溪寺,秋蝉织杼家。行程须过越,先醉镜湖花。

红艳几枝轻袅。新被东风开了。倚烟啼露为谁娇,故惹蝶怜蜂恼。多情游赏处,留恋向、绿丛千绕。酒阑欢罢不成归,肠断月斜春老。

一从持钵别,更未到人间。好静居贫寺,遗名弃近山。雨前缝百衲,叶下闭重关。若便浔阳去,须将旧客还。

日暮倦趋山市远,解衣聊复憩岩阿。云迷险道藤穿石,水落悬崖草乱坡。木客下时人迹少,鹧鸪啼处客愁多。向南言语凭谁辩,莫问蛮方事若何。

应对须恭谨,言言罔不祗。父呼唯无诺,长问逊为辞。

春鸠鸣桑间,初日动原隰。马踏露草嘶,人对松风泣。茅庐耿夕返,金阙想晨入。回首别袖远,惟见飞花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