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供奉僧次融

会解如来意,僧家独有君。
开经对天子,骑马过声闻。
本寺远于日,新诗高似云。
热时吟一句,凉冷胜秋分。

作品评述

诗词《赠供奉僧次融》是唐代诗人姚合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会解如来意,僧家独有君。
开经对天子,骑马过声闻。
本寺远于日,新诗高似云。
热时吟一句,凉冷胜秋分。

诗意:
这首诗描写了赠送给供奉僧次融的情景。诗人认为僧人最能理解佛教的意义,所以写道“会解如来意,僧家独有君”,表示只有僧人才能真正领悟佛教的真谛。诗人在赠诗时,感叹僧人开经、传授佛法,与天子交流的场景,形容说话动作之间彰显的雅致。诗人还称赞僧人所在的寺庙遥远世俗尘嚣,新创作的诗句高超优美,高如云端。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天吟咏一句诗的感慨,认为这样的凉意胜过秋天的凉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供奉僧次融的赞赏,突出了僧人的智慧和高尚品格。诗人以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将僧人比作能够理解佛教终极意义的人,彰显了他们在佛学方面的独到见解和智慧。诗人在赞颂僧人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僧人所在寺庙的景色和创作诗歌的钦佩。最后一句则以对诗人自身心灵的寄托,通过与夏日的热情形成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对诗歌创作的苦思冥想,以及诗歌给予他的凉爽和满足。整首诗的意境优美,充满着对僧人和佛教文化的赞美,展示了唐代诗歌的典雅风格。

作者介绍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诗词推荐

暮年不是苦思归,已约湖山恐失期。此意有谁能会得,只应猿鹤是相知。

向来省户。谋国参伊吕。暂借良筹非再举。谈笑肃清三楚。良辰上客徜徉。奏篇犹记传香。此日一尊相属,它时同在岩廊。

暂作宜阳客,深知太守贤。政移千里俗,人戴两重天。旧郭多新室,闲坡尽辟田。倘令黄霸在,今日耻同年。

坡谷遗书那复有,向来一纸抵千金。谁知悬腕与卧笔,如用大都留此心。

父老招呼共一觞,岁犹中熟有余粮。荞花漫漫浑如雪,荳荚离离未著霜。山路猎归收兔网,水滨农隙架鱼梁。醉看四海何曾窄,且复相扶醉夕阳。

白鹿原东晓色中,人家新火翠烟浓。岂惟心友难为别,驴上迴头恋玉峰。

制律窥元化,因声感八风。还从万籁起,更与五音同。习习芦灰上,泠泠玉管中。气随时物好,响彻霁天空。自得阴阳顺,能令惠泽通。愿吹寒谷里,从此达前蒙。

长安古碑用乐石,虿尾银钩擅精密。缺讹横道已足哀,况复镌裁代砖甓。有如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衣吁可惜。

腊中要雪逢三白,春日还沾雨似膏。天意于农亦良厚,何须耒耜我家操。

心迹贵相亲,相亲善恶分。世间须有物,天下岂无人。既见薰蕕臭,当思玉石焚。如何得时态,长似洛阳春。

建节东行是旧游,欢声喜气满吴州。郡人重得黄丞相,童子争迎郭细侯。诏下初辞温室树,梦中先到景阳楼。自怜不识平津阁,遥望旌旗汝水头。

酴醾万玉吐幽香,芍药千红护绿裳。好景只供人借看,寻思百计是归强。

金铺翠、蛾毛巧。是工夫不少。闹蛾儿拣了蜂儿卖,卖雪柳、宫梅好。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狐鸣鬼啸夜茫茫,元是官军旧战场。土伯不能藏碧磷,三三两两照前冈。

辘辘转转,把繁华旧梦,转归何处?只有青山围故国,黄叶西风菜圃。拾橡瑶阶,打鱼宫沼,薄暮人归去。铜瓶百丈,哀音历历如诉。过江咫尺迷楼,宇文化及,便是韩擒虎。井底胭脂联臂出,问尔萧娘何处?清夜游词,後庭花曲,唱彻江关女。词场本色,帝王家数然否?

秋斋人罕至,落叶没行屦。旅宿将就途,怀抱不可语。偶有山中酒,而无池上侣。迟子一来过,钩帘对疏雨。

仙跸御层氛,高高积翠分。岩声中谷应,天语半空闻。丰树连黄叶,函关入紫云。圣图恢宇县,歌赋小横汾。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十载溪山梦,一川桃李花。春深犹是客,几日定还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