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七日夜大风雨顿凉偶作

五更风雨洗骄阳,满耳秋声撼我休。
梦里忽知身化羽,觉来新免汗翻浆。
可怜团扇辞人去,便有寒虫事夜长。
老大寺暗时节惯,可参随世作炎凉。

作品评述

《九月二十七日夜大风雨顿凉偶作》是孙应时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更时分,狂风暴雨洗涤掉了骄阳的痕迹,
秋天的声音充满耳畔,震撼着我的心灵。
在梦中,我突然感觉自己化身为一只羽毛,
醒来时,我发现自己不再被汗水湿透。
可怜那团扇告别了主人,而寒虫却找到了夜晚的活动之机。
在寺庙的黑暗时刻,老大寺已习惯了这个季节,
可以参透其中,体验世间的炎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九月二十七日夜晚的大风雨,表达了孤寂和寒冷的氛围。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将自身的情感与自然相融合,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思考。诗中的梦境与现实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在梦中摆脱现实束缚的愿望和对自由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人通过描绘五更时分的大风雨,展现了自然界的威力和变幻无常的特点,同时也借此映射了人生的坎坷和无常。诗中的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解脱的向往。团扇辞人、寒虫事夜长等描写,增加了诗词的情感色彩和意境深度。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老大寺的理解,将人生的沧桑和时节变迁相联系,体现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思考和领悟。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现实世界的触动,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审美价值。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万骑连山噪虎熊,千艘激浪泣鱼龙。变迁陵谷有如此,应笑铜驼无定踪。

楼居入阛阓,不受阓中尘。阓中岂无数,无此招隐人。昔者小山篇,非我招隐意。吾今已隐矣,更欲招同志。同志不易得,徘徊意谁招。长风一万里,车马极喧嚣。安得世上人,共此楼中客。时时唤南山,相与其朝夕。

长天云扫碧龙鳞,黄鹤楼前白玉轮。秋意正随羌笛怨,夜深愁杀倚栏人。

风日倚馀勇,扶春不自由。在家曾半面,随我到他州。絮后酴醾约,莺前杜宇愁。新来无吏责,萧散更何求。

蓬莱境界隔风烟,一带银河接九天。礼斗瑶台春草合,豢龙石钵玉沙圆。红云几片危楼上,古木千寻落照边。惆怅仙人何处去,空馀月色满山川。

正是红稀绿暗时,花如圆玉莹无疵。何人团雪高抛去,冻在枝头春不知。

十处投人九处违,家乡万里又空归。严霜昨夜侵人骨,谁念高堂未授衣。

久旱疑为瘴,晚风生许寒。梅花逾孤厉,人意绝荒残。漉酒能呼我,知公故解欢。平明如雪满,快阁上危栏。

朱凤日威垂,罗浮展衰步。北风吹蒹葭,送此齿发暮。

花娇半面。记蜜烛夜阑,同醉深院。夜袖粉香,犹未经年如年远。玉颜不趁秋容换。但换却、春游同伴。梦回前度,邮亭倦客,又拈笺管。慵按。梁州旧曲,怕离柱断弦,惊破金雁。霜被睡浓,不比花前良宵短。秋娘羞占东离畔。待说与、深宫幽怨。恨他情淡陶郎,旧缘较浅。

黄鹰食鸟雀,山鸡食虫豸。蜂食花上蜜,虾食苔间滓。兔食茅草根,凤食梧桐子。所嗜由性成,易之则皆死。冥观付一笑,谁与穷兹理。

大雅久不作,正音寂无闻。金门栖霞山,派续修水濆。学海障鲸波,笔力杠龙文。我诵锦囊句,十年思见君。相逢一杯酒,和气蒸春云。去我鼻端垩,君其挥郢斤。

饮醉归时户欲扃,烟喧栖鸟噪荒荆。飘飖万里鹏程远,缥缈三山鹤驾轻。秋树凉生空过鷁,墓云光动海翻鲸。酒徒他日如相问,为拂尘埃看姓名。

南来一剑住三山,分得平生风月懽。虽宰旌阳应施药,本求勾漏为修丹。蒙庄且慕漆园禄,李老尝为柱下官。我视荣华真惯见,何如早炼碧琅玕。

亲故寻回驾,妻孥未出关。凤凰池上月,送我过商山。

投老衡门不用名,闲云时伴一身轻。床头酒尽春刚去,座上山青诗又成。浅水短蒲蛙阁阁,淡烟修竹月盈盈。凭谁为问天随子,药草新生较几茎。

雨来一洗肺肝热,风过远吹禾黍香。谁识山翁欢喜处,短檠灯火夜初长。

高固难为太素容,卑还恶紫又羞红。柔黄软白交相混,色一归于正与中。

犹喜看书懒作诗,暮年自合省云为。预知阴雨骨骸痛,怯上好山筋力罢。不寐有时忘数息,无疑焉用扣归奇。寄声为报仇香道,近日交朋独尔思。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