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圃初见梅花一萼二首

杖藜閒步小园来,喜见寒梅一萼开。
若无春意犹羞涩,应待诗翁着句催。

作品评述

《后圃初见梅花一萼二首》是宋代诗人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在后园散步时初见盛开的寒梅花,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诗人才情的赞美。

诗词中文译文:

杖藜閒步小园来,
喜见寒梅一萼开。
若无春意犹羞涩,
应待诗翁着句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寒梅为主题,通过诗人在后园闲步时偶然发现一朵盛开的寒梅花来表达作者内心的喜悦和对春天的期盼。首句“杖藜閒步小园来”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在的步行姿态,展示了他在园中漫步的情景。第二句“喜见寒梅一萼开”则表达了诗人看到盛开的寒梅花时的喜悦之情,寒梅的花朵象征着寒冷季节中的生机和盼望。

接下来的两句“若无春意犹羞涩,应待诗翁着句催”则暗含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诗人感叹如果没有春意的到来,那么寒梅花绽放的景象也会显得羞涩和不完整。他期待春天的到来,期待春意的充盈,同时也期待诗人的才情能够通过诗句的催促而呈现出来,使诗歌更加生动而完美。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园中偶遇寒梅花的情景,通过寒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望和对诗人才情的赞美。通过寻常的景物和情感的交融,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受。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书家千载得阳冰,想像规模亦眼明。心手相忘容力到,风姿迥出自天成。屠龙绝技常难售,画虎何人浪自名。良苦穷途说奇字,谁能载洒似西京。

楚客曾因葬水中,骨寒化出玉玲珑。生时不饮香魂醒,难着春风半点红。

湖上秋来莲荡空。年华都付与,木芙蓉。采菱舟子两相逢。双媚靥,一笑与谁浓。斜日落溟濛。鸳鸯飞起处,水无踪。望湖楼上两三峰。人不见,林外数声钟。

谪死古来有,无如君甚冤。文章不世用,器业欲谁论。野鸟灾王傅,招辞些屈原。平生洛阳友,零落几人存。

苏仙行部溧州时,曾赋黄冠白鸟诗。八十炼师犹健在,自锄松下取苓芝。

雨霁遥空木落时,危亭南望倍依依。白莲旧社人离久,丹阙经年信去稀。入观夜堂江月满,挥松秋殿昼灯微。林中自有吾庐在,请益终期海上归。

主忧臣辱已难堪,国事颠危况未安。溺嫂临渊犹援手,斗人同室尚撄冠。公如不唱从军乐,士亦恐歌行路难。麟阁功名总劳苦,莫将行役作辛酸。

野渡无冰涉,荒民不木饥。桥横侍郎记,墓立舍人碑。自古谁无死?何人没後思?淙淙富川水,便是挽歌词。

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陕中。山川入虞虢,风俗限西东。树古棠阴在,耕馀让畔空。鸣笳从此去,行见洛阳宫。

楸花不结实,花落绿蔕肥。凋零先众木,叶落蔕亦稀。枝直鸟不巢,野藤相缠依。藤蔓日更长,楸觉生意微。

南峤风云久肃清,坏沟残垒号升平。官曹惟识簿书字,民俗不知金鼓改朝换代。

泊舟风又起,击缆野桐林。月在楚天碧,春来湘水深。官贫思近阕,地远动愁心。所喜同舟者,清赢亦好吟。

去年今日,从驾游西苑。彩仗压金波,看水戏、鱼龙曼衍。宝津南殿,宴坐近天颜,金杯酒,君王劝。头上宫花颤。六军锦绣,万骑穿杨箭。日暮翟华归,拥钧天、笙歌一片。如今关外,千里未归人,前山雨,西楼晚。望断思君眼。

白头厌郎署,病眼欲分司。寸心犹未决,所顾在妻儿。

才有梅花便不村,其人如玉立黄昏。些些蕊里藏风韵,个个枝头带月魂。常挹清香来燕坐,可教落片点空樽。到腰深雪庭前白,心事寒松拟共论。

湖上仙山隔渺茫,世尘不上渡头航。白蘋开处藏渔市,红叶中间放鹿场。落日沈沙罾有影,新霜着树橘生香。遥闻逋老经行处,芝草葳蕤满路傍。

若到当时上升处,长生何事后无人。前峰自去种松子,坐见年来取茯神。

无数枝头簇簇葩,大枝直上细枝斜。商量开尽商量落,全要前花见后花。

擗麟侑酒紫皇家,降乙开祥宝祚赊。又见仙真奉瑶检,从教日月数金沙。星明丙极方呈瑞,燕敞需云共拜嘉。壑算的知天与人,大椿何必问南华。

少年文价重神京,游宦还闻政有声。南省但推韩吏部,北方犹问赵先生。人传殿上三千牍,上喜胸中十万兵。暂辍望郎分帅阃,淮南草木更知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