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德修殿院直阁将漕潼川二首

半世西风吹盛名,晚同朝路慰平生。
一言半语到金石,四海九州成弟兄。
雪岭锦城君理棹,青鞋黄帽我皈耕。
长江万里通吴蜀,逢著双鱼各寄声。

作品评述

《送刘德修殿院直阁将漕潼川二首》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半世西风吹盛名,
晚同朝路慰平生。
一言半语到金石,
四海九州成弟兄。
雪岭锦城君理棹,
青鞋黄帽我皈耕。
长江万里通吴蜀,
逢著双鱼各寄声。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杨万里送别刘德修殿院直阁将漕潼川的作品。诗人表达了对刘德修的敬佩和祝福之情。他说自己和刘德修一起经历了半生的风雨,晚年仍然在朝廷中共同奔波,互相慰藉。他们的言谈举止如同铭刻在金石上,四海九州的人们都将他们视为兄弟。诗中提到了雪岭和锦城,分别代表了刘德修的军事才能和杨万里的文学才华。刘德修是将军,而杨万里则是归耕田园的文人。长江连接了吴国和蜀国,代表了两人的友谊跨越了万里,就像双鱼一样,互相寄托着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刘德修的敬佩和祝福之情。诗人通过描绘两人共同经历的风雨岁月,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刘德修的军事才能和杨万里的文学才华进行对比,展现了两人各自的特点和贡献。长江作为友谊的象征,将两人的情谊与吴蜀两地联系在一起,形象地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刘德修的深深敬佩和友情之情。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浩浩秦淮千万顷,好将余浪到滩头。

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翦林迁神祠,买地费家货。梁栋宏可爱,结构丽匪过。伊人去轩腾,兹宇遂颓挫。老郎来何暮,高唱久乃和。树兰盈九畹,栽竹逾万个。长绠汲沧浪,幽蹊下坎坷。波涛夜俯听,云树朝对卧。初如遗宦情,终乃

钱唐萧萧暮潮响,雪片打船天苍莽。此时江心鱼不上,渔郎视鱼如在掌。身跃水底胜落网,手擎一尾一尺广。回身落水水几丈,俄顷出没鱼穰穰。起立船头发蔽颡,不着衣裳还打桨。

极目浮云与逝波,百年哀乐尽经过。交疏纸上寒暄少,名在人间毁誉多。衰鬓晚秋临白草,归心长路阻黄河。自知身隐诚难事,因笑徉狂作楚歌。

春丝惹恨鬓云垂,媚态愁容半在眉。早是思深难语列,可堪肌瘦不胜衣。眼前有恨景尤速,门外无情车载脂。自笑不如天上月,尊前犹有见郎时。

楼上正临宫外,人间不见仙家。寒食轻烟薄雾,满城明月梨花。

万顷秋光无著处,满潭清水莹青铜。金鸡叫落山头月,淡淡寒烟飒飒风。

冉冉流年不贷人,东园青杏又尝新。方书无药医治老,风雨何心断送春!乐事久归孤枕梦,酒痕空伴素衣麈。畏途回首涛澜恶,赖有云山著此身。

人言物不齐,相较三十里。以梅等君芳,何啻隔弱水。杜陵状百物,无语可著此。巡檐索之笑,但不禁冷蕊。

内家金像出蓬莱,千叶莲花玉作台。试向白毫光里看,圣人前世是如来。

我病死无日,经书更穷年。少年宜若厉,诗酒勿留连。

岁晚扁丹雪霰边,萧疏与君俱可怜。向来共厄黄杨闰,别后相逢白发年。觅句剩烦梅作兴,攻愁直纵酒称贤。故人一笑诚希阔,得失休论布幔天。

江干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可怜宋帝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锦额重帘深几许。绣履弯弯,未省离朱户。强出娇羞都不语。绛绡频掩酥胸素。黛浅愁红妆淡伫。怨绝情凝,不肯聊回顾。媚脸未匀新泪污。梅英犹带春朝露。

七十五声更漏,一千余里乡心。梦里分明归去,觉来无处追寻。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灼灼早春梅,东南枝最早。持来玩未足,花向手中老。芳香销掌握,怅望生怀抱。岂无后开花,念此先开好。

谁人功画麒麟阁,何客新投魑魅乡。两处荣枯君莫问,残春更醉两三场。

清秋不可奈,先自懒登楼。一雁叫寒水,数峰生远愁。乾坤消剑气,江海笑诗流。不解人间事,眠鸥尽自由。

早日羁游所,春风送客归。柳花还漠漠,江燕正飞飞。歌舞知谁在,宾僚逐使非。宋亭池水绿,莫忘蹋芳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