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绿发寻春湖畔回,万松岭上一枝开。
而今纵老霜根在,得见刘郎又独来。

作品评述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是苏轼的作品,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绿发寻春湖畔回,
万松岭上一枝开。
而今纵老霜根在,
得见刘郎又独来。

中文译文:
绿色的花苞寻找春天湖水回归,
在万松岭上开放一朵花。
如今虽然年老,却依旧有坚韧的生命力,
得见刘郎再次独自前来。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表达了梅花的顽强和坚韧的品质。梅花是寒冷冬季中独自开放的花朵,它们的绿色花苞在寻找春天的湖水后重新回归,展示出生命的力量和对生存的渴望。尽管岁月已经使梅花的根部覆盖了老寒霜,但它们依然能够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诗人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精神的讴歌。

赏析:
苏轼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形象,通过对梅花的描述,表达了他对梅花坚韧生命力的赞美。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绽放,象征着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梅花的绿发寻找春天的湖水回归,展现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的追求。尽管岁月已经使梅花的根部覆盖了老寒霜,但仍然能够开放出美丽的花朵,这体现了梅花的顽强和不屈的品质。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得见刘郎再次独自前来的喜悦之情,刘郎可能指的是苏轼的朋友或知己,也可能是一位志同道合的人,他的到来使得诗人感到欣慰和振奋。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寄托了诗人对坚韧精神的赞美,并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真非真,假非假。是影是形,成幻成化。根门随处拽得回,声色自然骑与跨。耕翻海月之泥牛,游遍春阳之木马。

山中秀色何佳哉,一峰独立名飞来。参差翠麓俨如画,石骨苍润神所开。忽开彷像来宫囿,指顾已惊成列岫。规模绝似灵隐前,面势恍疑天竺后。孰云人力非自然,千岩万壑藏云烟。上有峥嵘倚空之翠岭,下有潺湲漱玉之飞泉。一堂虚敞临清沼,密荫交加森羽葆。山头草木四时春,阅尽岁寒

霜清石出水分流,邂逅骚人得志秋。落日断霞增逸气,小窗低户愧英游。苦无酒量能陪饮,只有诗盟可避愁。此地何哉添此瑞,建章新识九牙驺。

何处多离感,山邮霁野光。清吟贯骚雅,远意属荆湘。霜树呈秋色,风兰生晚香。使轺偏倚望,摛藻寄回肠。

潜为杭古邑,汉郡属丹阳。俗本崇勤俭,民终不寇攘。屋头犹种木,田岸亦栽桑。颇与豳风类,吾心爱此乡。

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

宛转复宛转,宛转日几回。君肠鹿卢断,我肠车轮摧。

昔年来就学,颇熟青城面。虽无寻山分,犹喜旦暮见。违去八寒暑,梦想无时休。谁意俗士驾,复作山不游。晚云蔽高峰,怅望久拄颊。山灵岂猜我,未许相投接。晨兴云散尽,秀色矗亭亭。还如故人眼,不改旧时青。愧非自由身,又复尘中去。他日访麻姑。问讯山头路。

镀镮故锦縻轻拖,玉筏不动便门锁。水精眠梦是何人,栏药日高红髲髟我。飞香上云春诉天,云梯十二门九关。轻身灭影何可望,粉蛾帖死屏风上。

春色末深,兴无迟早。瓶谢九江,峰寻五老。到日攀萝独上时,依依莫忘海山脑。

吟窗委巷间,四顾尽尘阛。屋角才孤树,楼西仅远山。群饥乌谩噪,高举鹄容攀。夜静看星斗,秋风喜渐还。

雨歇留蒸湿,明来得翳凉。双嬉鱼欲动,万个竹添长。景到烦诗答,叹多厄日忙。兹游端胜绝,不是学高阳。

荣悴纷纷醉梦中,转头何事不成空?全家采药鹿门去,我忆襄阳庞德公。

紫岩隈兮青谿侧,云松烟茑兮千古色。芳靃蘼兮荫蒙茏,幽人构馆兮在其中。靃蘼蒙茏兮开樾馆,卧风霄兮坐霞旦。粤有宾兮时戾止,樵苏不爨兮清谈已,永岁终朝兮常若此。

懒听人是与人非,有耳如聋未是痴。不采当时临济喝,威王前事已先知。

雨过凉生藕叶。晚庭消尽暑,浑无热。枕簟不胜香滑。争奈宝帐情生,金尊意惬。玉人何处梦蝶。思一见冰雪。须写个帖儿、丁宁说。试问道、肯来么,今夜小院无人,重楼有月。

樯拂南云舣帛兰,再麾湖外叹违颜。封君比籍千头橘,瑞祝标祠九向山。迎吏出郊驱驽箙,齐兵下席掩刀环。汉条缓布褒书降,后乘蒸青几两还。

春江一望微茫。辨桅樯。无限青青麦里、菜花黄。今古恨,登临泪,几斜阳。不是寄奴住处、也凄凉。

危楼年少记登临,老矣重来力不禁。风月欲谈嫌许事,山种不险似人心。淡烟衰草乡关远,细雨黄花节序深。虽有小诗行乐处,世无知己为谁吟。

帷幄何人正坐筹,匈奴轻汉索怀柔。回銮未睹迎天驷,劝穑还惊出土牛。雨过池塘新涨绿,春归原野霁烟浮。中兴自古须群策,更愿君王慎厥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