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三首)

素月开歌扇,红渠艳舞衣。
隔江闻笑语,隐隐棹歌归。

作品评述

《采莲曲(三首)》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常伦。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素月开歌扇,
红渠艳舞衣。
隔江闻笑语,
隐隐棹歌归。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采莲的景象。在明亮的月光下,采莲者手持着歌扇,展开如素绢般洁白的扇子。她们身穿绚丽的舞衣,在红色的水渠旁翩翩起舞。从对岸隔江传来欢笑声,船上的人们轻轻划着船,唱着歌曲悄然归来。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采莲的美丽景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意象的对比,展现了一幅宜人的田园图景。素月开歌扇,形容采莲者在明亮的月光下,手持歌扇,舞动如歌。红渠艳舞衣,用鲜艳的色彩描绘了采莲者们身穿的绚丽舞衣,增添了整个场景的生动感。

诗中的隔江闻笑语,表达了采莲者们欢快的心情,也隐含了对采莲声的追溯。隐隐棹歌归,描绘了船上的人们轻轻划着船,唱着歌曲悄然归来的情景,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宁静和温馨。

这首诗以婉约的笔法,以细腻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采莲者们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的快乐和宁静。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绘,也传递出了诗人对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的热爱和赞美。整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流畅优美的语言,给人以愉悦和美好的感受。

诗词推荐

有子严廊贵,知公衣钵传。内祠初趣召,次对暂回旋。偕老莱衣喜,虚怀帝席前。恩荣方沓至,遽返九华仙。

嘉平至孟陬,丽谯春再颁。齐民拨不开,杂遝来如山。农家卜休咎,多以觳觫观。颇闻举体赤,其咎为燥乾。又云尾角白,亦虑冬祁寒。吾惫不能耕,对之发长叹。平生愿丰心,虽老犹如丹。方兴西畴务,稍觉南船悭。展转夜少眠,呕噎晨废餐。敢望馀粮栖,渐恐拾穗难。陛下仁如天,役简

深山秋事早,君去复何如。裛露收新稼,迎寒葺旧庐。题诗即招隐,作赋是闲居。别后空相忆,嵇康懒寄书。

凤舞鸾歌宴蕊宫,碧桃花下醉千锺。红尘谪满重归去,花未开残宴未终。

我来席未温,君去袂难掺。所吉相知新,所恨相见晚。吏能极缜密,风度乃萧散。同僚有斯人,可近不可违。漕渠新涨生,辇路春风满。置之缇屏中,骥足终未展。夫岂无里言,相与共推挽。语别一杯酒,何时对青眼。愿保千金躯,努力加餐饭。

金谷烟花醉未醒,鼾边无梦到功名。十郎复里长函剑,六丈胸中旧貯兵。天豕星沈狼有影,海鰌风紧鹤无声。如闻浩浩愁相讯,何日衣冠乐太平。

惜别复惜别,残更为尔遥。青枫薄命叶,黄柳断肠条。天迥迟寒雁,江空急暮潮。秣陵烟雨际,留得鬓萧萧。

少日喜累句,暮年多短章。假令重盛壮,展拓不能长。

王老高闲不入城,开轩肯就史君迎。坐中莫著闲宾客,物外新成六弟兄。云气飘浮衣袂举,泉流洒落佩环声。岌然终日俱无语,静寿相看意自明。

琵琶弦畔春风面。曾向尊前见。彩云初散燕空楼。萧寺相逢各认、两眉愁。旧时曲谱曾翻否。好在曹纲手。老来心绪怯么弦。出塞移船莫遣、到愁边。

水落桥痕在,沙干岸草枯。霜余槐老壮,风际竹清疏。啄木高逾响,鹡鸰飞且呼。二年亲友绝,惟有对禽鱼。

舟行所至与清逢,殊觉今清又不同。山到江湄穷则变,水归峻口窒斯通。秋风鏖叶地频顣,夜月铄云天屡空。兀坐篷窗闲四顾,太虚还似我胸中。

石床散发洒松风,安用黄冠累此翁。但喜太平今有象,渔樵亦在万几中。

窗纸暾红枕上知,破寒初听一声鸡。虽无风雨潇潇度,也胜邻家晓不啼。

夜来残暑鏖西风,秋声摵摵先井桐。纤云四卷天开容。一碧万里磨青铜。使君退食新凉逢,厌看凝寝江云深。领客欲送孤飞鸿,城隅高亭湿青红。旷望四野开心胸,前瞻江山胜而雄。瑠璃波光群玉峰,水墨正尔难为工。天开地辟今古中,此景自若无初终。天岂为我施新功,我心得之眼相从。

半世困尘埃,烟霞入梦来。谁能缩地脉,我已思天台。城古清云气,山灵秀药材。春时穿径去,郡守莫惊猜。

乞还方未遂,日夕望云林。况复逢青草,何妨问此心。闭门公务散,枉策故情深。遥夜他乡宿,同君梁甫吟。

买市宣和预赏时。流苏垂盖宝灯围。小铛烹玉鼓声随。金弹玲珑今夕是,鳌山缥缈昔游非。马行遗老想沾衣。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芙蓉岭下中平村,中有祝氏居其源。文公外家道义门,积善好礼枝叶蕃。衣冠济楚信行惇,筑室亢燥依山根。摐耕大篆楣扁存,挂经扶耒穷朝昏。以摐为乐遗子孙,浮云富贵安足论。荒烟衰草金谷园,云关雾谷截来辕。烟蓑雨笠远市喧,肯堂有子班篪埙。山川瑞气藏浑沦,文光五采朝吐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