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和徐潭二首

从今快活安斯寝,那复辛勤陟彼冈。
万而路曾双不借,四天下只一禅床。
宽如马驿名方丈,劣似鸡栖即客房。
自唱山歌樵牧和,底须论著学班扬。

作品评述

《自和徐潭二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从今以后,我快活地住在这里,
不再辛勤地攀登那座山峰。
万里之路我从未曾借过双足,
四方天下只有一张禅床。
这床宽敞得像马驿的名方丈,
却不如鸡栖的即时客房。
我自己唱着山歌,与樵牧为伴,
底下需要写作、学习和发扬。

诗意:
《自和徐潭二首》表达了诗人刘克庄的生活态度和心境。诗中,他选择了一个宁静舒适的居所,不再辛勤攀登山峰,而是过上了悠闲自在的生活。他拒绝了辛苦奔波,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的禅床宽敞舒适,虽然没有马驿那么名贵,也不如鸡栖般随处可得,但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他在这里自由自在地唱着山歌,与樵牧为伴,同时也要在这个环境中持续学习和发扬自己的才华。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刘克庄对生活的选择和态度。他选择了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不再追求名利和物质的繁华,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他的禅床虽然不是最奢华的,但对他来说已经足够满足了。他在这个环境中自由地唱着山歌,与大自然为伴,同时也要在此持续学习和发扬自己的才华。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学习和艺术的执着追求。

刘克庄是南宋末年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以豪放洒脱、自然质朴而著称。《自和徐潭二首》体现了他对自由、宁静和艺术的追求,以及对物质追求的超脱态度,具有一定的生活哲学意味。这首诗词在表达诗人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尚的特点,对于我们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追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觱沸槛外泉,远出天柱阳。清音映空谷,潜波涣寒塘。昔人养灵芝,长年此山旁。金骨换玉髓,素虬朝紫皇。尚余浴丹池,神光透扶桑。蓬莱几扬尘,兹泉日泱泱。我愿涤世纷,朗咏三元章。手持北斗杓,下酌流霞浆。

裕陵固天纵,笔有云汉姿。尝重连山象,不数秋风辞。龙腾与虎变,狸豹复何施。我穷真有数,文字乃见知。闻君射策日,妙语发畴咨。一日喧万口,惊倒同舍儿。岂知二十年,道路犹迟迟。苦言如药石,瞑眩终见思。屈伸反覆手,独于君可疑。四门方穆穆,行矣及此时。

管磬升,坛芗集。上公进,嘉币执。信以通,僾如及。恢帝功,锡后邑。四维张,百度立。绵亿载,邈难挹。

读到诸贤传,令人泪洒衣。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勇似韩彭有,心如廉蔺希。中原岂天下,尺土不能归。

体若虚空勿涯岸,通身是口说得半。三种病人也会医,灯笼露柱常相伴。

病身兀兀意昏昏,急挂东窗避夕矄。坐看云生还有雨,忽然雨止并无云。

风落松梢雪,山收竹外烟。清吟凝醉眼,独立耸新肩。

寿阳南渡口,敛笏见诸侯。五两楚云暮,千家淮水秋。开帘对芳草,送客上春洲。请问山中桂,王孙几度游。

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橘里渔村半烟草。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雨巾风帽。四海谁知我。一剑横空几番过。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屋洞天无锁。认云屏烟障是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

在昔鸿渐宅,当年东野诗。两贤虽可象,二士岂难追。汩汩泉鸣谷,青青竹守墀。平生志独往,晚岁敢乖期。

谩夸三岛冠灵鳌,咫尺在冈去靡劳。若使南阳人独卧,风云宁隔海山高。

腹内婴儿养已成,且居廛市暂娱情。无端措大刚饶舌,却入白云深处行。

管堂无事启丹经。香烟袅,慧灯明。声和流玉音清。云收绝雾敛,眄平一色瑶池净。洞天玄照瑞光凝。分明见,豁然惺。回眸返入道圆成。便忘形羽化,虚皇付我天符令。

半夜开门雪满坡,清吟无奈玉人何。人间路与红尘隔,天上春随翠辇过。灵吹下时神语寂,琼楼高处晓寒多。笙箫本是虞廷乐,不为秋风遣棹歌。

午庭栩栩花间蝶。翅添金粉穿琼叶。曾见羽衣黄。瑶台淡薄妆。醒来魂欲断。掺掺芳英满。梦里尚偷香。何堪秋夜长。

酒薄仅饮湿,歌长欲泪垂。人皆有兄弟,我独困乖离。苦乏田园计,初非干谒资。途穷与计拙,千载少陵诗。

平明雾霭雨初晴。儿子敲针钩成。香饵小,茧丝轻。钓得鱼儿不识名。

穷居稀出入,门户满尘埃。病少闲人问,贫唯密友来。茅斋从扫破,药酒遣生开。多事经时别,还愁不宿回。就林烧嫩笋,绕树拣香梅。相对题新什,迟成举罚杯。

忆过梁溪宅,于今向廿年。赋诗清珣阁,试茗惠山泉。夜雨牵离梦,春云黯远天。乡情与离思,看画共茫然。

渭水侯多失旧封,平原池馆乱来空。青青石上何人赏,孤映暮山风雪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