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龟山

注坡缘壁化城中,客愠奴嗔我亦慵。
及至龟山还一上,为怜高阁对双峰。

作品评述

《登龟山》是宋代诗人周必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登上龟山,城墙周围犹如注坡缘壁,我和我的朋友都感到不满,但是我们也变得懒散。当我们到达龟山,一登上高阁,我们为之倾倒,因为高阁对面有两座峰峦,使人怜惜。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龟山的情景。诗人描述了城墙周围的注坡和壁垒,以及自己和朋友在登山过程中的不满和懒散。然而,当他们登上高阁时,他们被高阁对面的两座峰峦所吸引,感到了一种怜惜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感受。城墙周围的注坡和壁垒是诗中的一个形象,它们象征着困难和阻碍。诗人描述了登山途中的不满和懒散,可能是因为攀登注坡和翻越壁垒带来的困难和疲惫。然而,当诗人登上高阁,看到高阁对面的两座峰峦时,他们感到了一种怜惜之情。这种怜惜可能是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可以理解为对艰辛攀登的回报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感受。诗人通过对城墙、注坡、壁垒、高阁和双峰的描绘,展示了登山过程中的困难与希望,以及在面对困境时的豁达心态。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示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共鸣,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作者介绍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诗词推荐

辩公出蓝之智,楮衲反来游戏。衲底一段光明,可谓湛然无累。倒峡倾河雄辩,银山铁壁意气。毗卢顶{宁页}上行,弥勒眼晴里睡。归去羌庐山下,一笑雪中风味。他时杖屦重来,且道有甚领会。为公撦了楮衣,奉为普薰一切。

古寺规模壮,空山岁月深。春排千树绿,云堕一溪阴。地僻人稀到,官闲我得寻。归来诧清赏,未觉负初心。

曳杖携壶意颇长,了无风雨破重阳。团栾饤座橙方绿,蓓蕾扶篱菊未黄。醉里茱萸须遍插,尊前鸿雁政成行。持杯快嚼夸强健,只恨双螯未著霜。

水满花肥春正长,东君作意脑愁肠。同风未必如吾蜀,鼻观先闻荔子香。

月下门开不用敲,渡头长系木兰桡。盘餐市远从真率,会宿何妨屡卜宵。

陟迳凡几盘,坐堂聊一息。龙去空旧岩,崖崩有遗石。不见林下僧,鸟啼山寂寂。

坐据白云岩下地,仰看青镜匣中天。

遂惬耽幽兴,披襟坐水湾。松枯涛不作,鸥澹梦常闲。漏月宽樵径,吞星避钓环。年来悲跼蹐,聊此破愁颜。

春几许。红透数枝花雨。管领风光谁是主。酒边人楚楚。好与写将乐府。积与画教眉妩。醉后不知庭院午。隔帘双燕语。

客有云自矩山来,急欲问公起虚左。能言近履殊快活,更育新篇极精妥。奚奴添个富锦囊,樊子遣余疏药裹。田租不及胡椒斛,寿数行多念珠颗。江涛恼杀浮海翁,野水白鸥閒似我。

福威看九落,笔削在麟经。中道亡三鉴,危时忆九龄。网罗无处避,鼙鼓不堪听。身远辽阳渡,心怀岗首亭。脱巾头半白,倾盖眼谁青。断雁西风急,潸然涕泗零。

山横数里如鬟耸,水界千畴似砥平。花事已阑农事动,村村雨足一犁耕。

雪满群山霜满庭,光寒月碾一轮轻。羁怀殊少向时乐,皓彩空多此夜明。竹近帘栊饶碎影,风涵台榭有余清。恨无好句酬佳景,从自凄凉梦不成。

一病四十日,西风草木凉。倚床腰见骨,览镜眼留眶。倦策吟诗杖,频烧读易香。夜深排果饵,乞巧大医王。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上连牛斗横天阔,下带江淮据岸平。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当年笔战共词场,老大联祛振鹭行。荐牍北来当玉座,轺车西去拥银章。潼关晓色云藏市,渭贡春寒菜有霜。公退登临多绝唱,解因风月记江乡。

树深藤老竹回环,石壁重重锦翠斑。俗客看来犹解爱,忙人到此亦须闲。况当霁景凉风后,如在千岩万壑间。黄绮更归何处去,洛阳城内有商山。

防人不善自为谋,对吏方知口起羞。本为追胥宽逮系,何期僚属致增尤。溺灰竟欲焚安国,书牍谁将念绛侯。惟有丹诚贯金石,风波飘荡任沈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