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斋桂窟

植桂不在多,种德如种树。
前人能种后人传,自有清阴满庭户。
高枝凌云低覆阑,晴光翠色生昼寒。
人家多爱种桃李,几日春风红满地。
何如此花开独迟,蟾宫窟里秋香细。
课儿读书书满床,更将幽兴引壶觞。
半酣独卧高斋下,啼鸟数声清昼长。

作品评述

《高斋桂窟》是宋代洪梦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斋桂窟,植桂不在多,种德如种树。
前人能种后人传,自有清阴满庭户。
高枝凌云低覆阑,晴光翠色生昼寒。
人家多爱种桃李,几日春风红满地。
何如此花开独迟,蟾宫窟里秋香细。
课儿读书书满床,更将幽兴引壶觞。
半酣独卧高斋下,啼鸟数声清昼长。

诗意:
《高斋桂窟》描述了一个人在高斋中栽种桂树的情景。诗人通过桂树的种植与培育,表达了种德如种树的寓意。他认为,前人的良好行为和道德品质能够传承给后人,就像桂树的清阴可以遮盖满庭的人们一样。高高的桂树枝叶凌云,低垂的枝条遮挡着门前的阑干,晴天下的光线透过翠绿的桂树叶子,映照出清寒的氛围。相比之下,人们更喜爱种植桃李等花果树,而桂树的花开却较晚,独自散发着秋天的香气,仿佛蟾宫中的幽香。诗人在高斋中读书,书籍堆满了床铺,他还会借酒消愁,引来壶觞的欢声笑语。酒后,他半醉地独自躺在高斋下,听着几声鸟鸣,清晨的时光显得格外长久。

赏析:
《高斋桂窟》以桂树的种植与成长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德行的思考和人生的体悟。诗中的桂树象征着高尚的德行和美好的品质,与传统文化中对桂树的赞美相呼应。诗人通过桂树的比喻,表达了美好的行为可以代代相传,并能给人们带来清凉和遮荫。与此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不要只追求表面的繁华和显露的成果,而应更加注重内在的品质和修养。在高斋读书的场景中,诗人展示了自己追求学问和内心安宁的态度,也借此寄托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俗功利的反思。整首诗表达了对德行和内心世界的珍视,以及对追求意义和价值的追寻。

诗词推荐

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山色东西多少?朝朝几度云遮。

亲从蓑笠问饥寒,赴愬人人得犯颜。更向棠阴聊憩茇,要令粒食共鲜艰。身归雨露司存后,诗在山川刻画间。饱饭之余能细和,止斋应有几年闲。

夜明帘外月天霜,衲子还家机事忘。枯木吟云须内照,死蛇含毒更堤防。闻琴起舞饮光习,放镜迷头深若狂。好是重来斲蝇翼,祖师鼻孔要生光。

郑生在日常无食,身后恓惶又可知。郭象有缘天付与,新租满碓不言饥。

安仁山水县,令君文章伯。林深兰自吐,川媚珠所宅。弦歌导斯民,传舍阅过客。口虽绝雌黄,眼顾分青白。

休看小字大书名,向日持经眼却明。时过无心求富贵,身闲不梦见公卿。因寻寺里薰辛断,自别城中礼数生。斜月照房新睡觉,西峰半夜鹤来声。

酒冷香销梦不成,逼人殊觉岁峥嵘。老如旧历浑无用,醉恋残灯亦暂明。雪霰已应随腊尽,梅花宁复与春争。向来筋力虚名尽,白发无愁也自生。

应到最高处,翘思上古人。风来多柏子,云去净嚣尘。浔暑不到处,天花自在春。仙踪欲无著,流俗谩寻津。

昨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润屋金千锊,浮生黍一炊。里闾思长者,门户托佳儿。华表终来鹤,支床尚有龟。洗心元悟易,杯水漫劳持。

一自入庵来,翛然百念灰。松风晴后雨,涧水静中雷。邻户祈蚕母,樵翁挟雉媒。若无山外事,何必过天台。

昔佩兵符去,今持相印还。天光临井络,春物度巴山。鸟道青冥外,风泉洞壑间。何惭班定远,辛苦玉门关。

禄儿射火烧九天,鬼手不扑神听旃。群庸仰口不肯唾,反出长喙嘘之燃。睢阳城穷缩死鳖,危系一发悬九渊。巡瞠睨远两眦拆,怒嚼齿碎须张肩。恨身不毛剑无翼,不能飞去残贼咽。翁躯腥刀子磔俎,日嚼血肉犹经年。霁云东攘两臂去,西来才有九指还。胸中慎气吐不散,去随箭入浮屠砖。

去岁西湖避暑来,藉花无数眼慵开。而今归卧洪崖侧,看尽飞泉看古槐。

欲令雪貌带红芳,更取金瓶泻玉浆。凤管鹤声来未足,懒眠秋月忆萧郎。

行人莫叹前朝树,已占河堤几百春。惆怅题诗柳中隐,柳衰犹在自无身。

今年秋意早,夜傍井梧生。怪得雨声急,洗教山骨清。倚栏看叶舞,寻砌听蛩鸣。举目无非爽,吟诗易得精。

不学弓刀破敌围,却拈刀笔学儿嬉。世间多少真豪杰,飘落江湖人不知。

致道水调歌头,呈子我、行简兵气暗吴楚,江汉久凄凉。当年俊杰安在,酌酒酹严光。南顾豺狼吞噬,北望中原板荡,矫首讯穹苍。归去谢宾友,客路饱风霜。闭柴扉,窥千载,考三皇。兰亭胜处,依旧流水绕修篁。傍有湖光千顷,时泛扁舟一叶,啸傲水云乡。寄语骑鲸客,何事返南荒。

主人成列仙,故榭独依然。石洞哄人笑,松声惊鹿眠。井香为大药,鹤语是灵篇。欲买重栖隐,云峰不售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