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公为游淮南?此诗为晁补之作?

负米万里缘其亲,运甓无度忧其身。
读书莫学流麦士,挟策莫比亡羊人。
乃翁辛苦到白首,汝今强勉当青春。
昔时管鲍以君霸,此两士贾宁非贫。

作品评述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代写的《送公为游淮南?此诗为晁补之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负米万里缘其亲,
运甓无度忧其身。
读书莫学流麦士,
挟策莫比亡羊人。
乃翁辛苦到白首,
汝今强勉当青春。
昔时管鲍以君霸,
此两士贾宁非贫。

诗意:
这首诗是苏轼送别一位名叫公的朋友前往淮南游玩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劝诫,同时也借以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慨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朋友的关心和劝诫。首两句描述了朋友远离家乡,背负重担千里迢迢,且运气不佳,生活困顿,令苏轼忧心忡忡。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读书应该借鉴成功者的经验,而不是效仿失败者的做法。通过这样的对比,苏轼告诫朋友要珍惜时光,努力奋斗,不要重蹈覆辙。

在下两句中,苏轼称赞了两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管仲和鲍叔牙,他们都是智勇过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成功地为国家做出了贡献。通过引用这两位英雄的例子,苏轼在表达这位朋友并非贫穷,而是有着充分的才智和机会,应该珍惜青春,努力进取。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朋友的关切和劝诫,同时也蕴含了对自己和历史的思考,以及对青春的珍视和鼓励。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比和引用历史上的典故,展现了诗人的智慧和人生哲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背水未成韩信阵,明星已陨武侯军。平生一点不平气,化作祝融峰上云。

豪杰说中州。及此见题多景楼。曹石当年徒浪耳,悠悠。岁月滔滔江自流。风雪老兜鍪。不混关河事不休。浪舞桃花颠又蹶,嬴刘。莫与武陵仙客谋。

我呼古人名,鬼神侧耳听。杜甫李白与怀素,文星酒星草书星。永州东郭有奇怪,笔冢墨池遗迹在。笔冢低低高如山,墨池浅浅深如海。我来恨不已,争得青天化为一张纸,高声唤起怀素书,搦管研朱点湘水。欲归家,重叹嗟。眼前有,三个字。枯树槎乌梢蛇,墨老鸦。

泽国候易变,孟冬乃微和。解襟凭小阁,日暮归云多。苍苍散草木,莽莽杂山河。荒野虫乱鸣,长空鸟时过。万象各无待,唯人顾纷罗。备物以养己,更用干与戈。天风吹我来,衣袂生微波。幽怀眇无寄,萧瑟起悲歌。

节逢清景至,占气二仪中。独喜登台日,先知应候风。呈祥光舜化,表庆感尧聪。既与乘时叶,还将入律同。微微万井遍,习习九门通。更绕炉烟起,殷勤报岁功。

自笑儒生著战袍,书斋壁上挂弓刀。如今便是征人妇,好织回文寄窦滔。

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而我窜逐者,龙钟初得归。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我昔实愚蠢,不能

绿水小河亭,朱阑碧甃。江月娟娟上高柳。画楼缥缈,尽挂窗纱帘绣。月明知我意,来相就。银字吹笙,金貂取酒。小小微风弄襟袖。宝熏浓炷,人共博山烟瘦。露凉钗燕冷,更深后。

溪头波及水妇,力小憩中途。奉佛澄斋钵,供姑洁饭盂。煮蔬甘胜肉,洗布白于酥。酿黍修时祀,家篘不用沽。

两岁霜风吹客袍,亲庭礼阙拜香醪。今日升堂祝亲寿,亲寿愿化南山高。古来人生七十稀,吾亲八十脸如桃。但得岁月无穷极,从教两鬓添霜毛。闲中花竹自娱戏,日课诗礼勉儿曹。随分家风尝礼法,何心与世争雄豪。自古作善天所佑,赋与庞眉并寿条。不须神仙授秘诀,已何柱石常坚牢。

槁叶殊可怜,寒风吹女急。天复雨严霜,恐女难自立。零落归草莽,晚悟嗟何及。朝阳达机兆,为女增泫泣。

底处凭栏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春来看雪天。

东南天阔漾归流,西北云高断寸眸。明月随人来远浦,青山答鼓送行舟。归心逐梦成鱼鸟,夜汉看星识斗牛。酽酒开樽谁共醉,清江聊且玩游鯈。

路出桂江东,乡音想未通。蛇飞山苦雾,鹏运海多风。木魅长欺客,花蛮少学农。县厅何处在,椰叶晚阴中。

日晚笳声咽戍楼,陇云漫漫水东流。行人万里向西去,满目关山空恨愁。

海内知名第一流,诗从伟度破优柔。知公少驻抟风翼,念我都如露地牛。解腊天容先布暖,得春梅意小迟留。红穿碧甲聊随俗,不奈心惊雁过楼。

溪绕青山路绕溪,山长溪曲路高低。晴滩浅湿舟如荡,危磴棱层石作梯。晚照荒村飞鸟入,秋风落木败蝉嘶。碧云四合长天暮,转使乡关望眼迷。

月痮烟景。远思孤影。旧梦云飞,离魂冰冷。脉脉恨满东风。对孤鸿。翠珠尘冷香如雾。人何许。心逐章台絮。夜深酒醒烛暗,独倚危楼。为谁愁。

景致逼神仙,心幽道亦玄。僧閒来出世,松老不知年。放马眠岂草,移杯酌涧泉。浮名如脱得,终住此云边。

把断风光不许通,坐天目顶月明中。下方雷作婴儿叫,莫是山僧耳太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