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榆关

羽檄中原满,萍流四海间。
少时过桂岭,壮岁出榆关。
奇祸心如折,羁愁鬃巳斑。
楚纍千万亿,知有几人还。

作品评述

《出榆关》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著。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羽檄中原满,萍流四海间。
少时过桂岭,壮岁出榆关。
奇祸心如折,羁愁鬃已斑。
楚纍千万亿,知有几人还。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刘著在战乱时期的遭遇和心境。他通过军旅生涯的经历,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他奔赴战场的壮丽场面,以及战乱中被分离的悲伤和不安。最后,他对祖国的命运和生还者的寥寥无几感到忧虑。

赏析:
《出榆关》以简练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思想和情感。诗的前两句“羽檄中原满,萍流四海间”揭示了战乱时期的动荡景象,以及作者的身世之苦。接着,他回忆起年轻时跨越桂岭的经历和进入榆关的壮丽场面,展现了他英勇的一面。

在第三、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奇祸心如折,羁愁鬃已斑”这样的形象描写,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困惑。他的心情受到了战乱和离散的折磨,羁愁已经在他的心头盘旋,如同斑驳的白发一般。

最后两句“楚纍千万亿,知有几人还”,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担忧。楚纍指的是楚国的疆域,表示战乱的范围之广。诗人思考着,在如此广袤的土地上,有多少人能够幸免于难,生还下来。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在乱世中的遭遇和内心的痛苦。它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是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这首诗词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反映了宋代时期普通百姓在战乱中所经历的苦难和无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推荐

未卷半帘霜,犹疑在庭月。倚树汲清泉,疏风猎华发。

爱仙无药住溪贫,脱却山衣事汉臣。夜半听鸡梳白发,天明走马入红尘。村童近去嫌腥食,野鹤高飞避俗人。劳动先生远相示,别来弓箭不离身。

转徒庐陵邂逅间,青灯相照稔相看。那知文社春随冷,未放交盟血便寒。腰强岂犹便敛板,手閒何不试弹冠。山岩倘久奇文塞,我办工夫续子残。

寨南更有三皇顶,一线蜗涎壁立关。纵使移家先占却,也应化作首阳山。

猿猱休啼月皎皎,蟋蟀不吟山悄悄。大耳仙人满颔须,醉倚长松一声啸。

久甚嗟形役,今方得自怡。所欣官已了,得与静相期。风月闲如旧,心情喜可知。出中鸡黍友,贺幅已先持。

千种繁春,春已去、翩然远迹。谁信道、荼_枝上,静中留得。晓镜洗妆非粉白,晚衣弄舞余衫碧。粲宝钿、珠珥不胜持,浓阴夕。金翦度,还堪惜。霜蝶睡,无从觅。知多少、好词清梦,酿成冰骨。天女散花无酒圣,仙人种玉惭香德。怅攀条、记得鬓丝青,东风客。

济江篇已出,书府俸犹贫。积雪商山道,全家楚塞人。大堤逢落日,广汉望通津。却别渔潭下,惊鸥那可亲。

雌雄乌一色,烈焰玉石分。子桑十日雨,英概君摩云。尘尾失羁思,襟裾兰茝芬。是岂如蟨驉,书圃同锄芸。

一年中秋最明月,也照贫家门户来。清光适从人意满,壶觞政为诗社开。秋空高明万物静,此时乃见天地性。广文官舍非吏曹,况得数子发嘉兴。千古风流有诗在,百忧坐忘知酒圣。露华侵衣寒耿耿,绝胜永夏处深甑。人生此欢良独难,夜如何其看斗柄。王甥俊气横九州,樽前为予商声讴。

络石寒毛涧底明,春来绿遍小峥嵘。凭谁再续平泉记,为定芸兰孰弟兄。

皇王不哉,令闻不已。燕翼有谋,冠醚有礼。百僚在庭,遹相厥事。颂声所同,嘉受帝祉。

还乡信自乐,望近转於邑。阿母见儿归,定自持侬泣。

叔夜七不堪,投笔窜耕垄。被毛学新鄙,暴虎悔旧勇。敛身蜗壳间,榻外即关陇。□无奏记手,门绝问奇踵。人言明府骄,我欲廷尉重。可人忽东来,明月云乐拥。

布袍草履历天涯。朝市与云霞。随分有些活计,杖挑周易南华。客来问我浮世事,无言指落花。炼就水云情性,脚踏到处为家。

漏黄官柳巳垂墙,针水公畦未种秧。多谢诗人来得得,蹈开三径雨中荒。

希远来彭泽,聊为三迳资。拂衣归底处,命驾定何时。

此地闻犹恶,人言是所之。一家书绝久,孤驿梦成迟。八月三湘道,闻猿冒雨时。不须祠楚相,臣节转堪疑。

过雨秋风洒客裳,长廊广厦更清凉。不看云际痴牛女,细读文中古战场。病骨未轻聊把酒,诗情欲适旋焚香。敢辞秉烛分清夜,犹记槐黄昔日忙。

匹马飘然似转蓬,一年两度过湘东。襟裙润带黄梅雨,枕簟凉生若栋风。急急穷途将底用,区区苟禄有何功。输他燕坐长厅老,点对浓香丈室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