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即事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
雾里江船渡,风前径竹斜。
寒鱼依密藻,宿鹭起圆沙。
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

作品评述

草堂即事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
雾里江船渡,风前径竹斜。
寒鱼依密藻,宿鹭起圆沙。
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的隐居生活和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诗开篇用“荒村”和“独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草堂,把他的隐居之地描绘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突显了他的孤独和独立。而“建子月”表示他有子女的地方,也暗示了他的家庭幸福。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江船在雾中渡过,并描绘了风中摇曳的竹枝,给人一种飘渺和宁静的感觉。这些景象与诗人的内心状态相呼应,表现了他追求自由和清静的心态。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宁静的河滩和其中的生物。寒鱼在藻上依偎,宿鹭在圆状的沙滩上起飞。这些画面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渴望。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蜀酒的喜爱,并表示愁苦可以通过品尝美酒而消除。然而,他又提到自己没有钱,无法买酒,这暗示了他在生活上的困难和贫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隐居生活和对于宁静幸福的向往。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困境的感叹和无奈,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人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中的景物与情感相互呼应,形成了古朴自然的意境,展示了杜甫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于人生的理解。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群家在何许,远与南城邻。画马不甚繁,门前无俗尘。有园废鉏治,绕舍皆荆榛。入夏益滋蔓,鬖鬖高没人。岂无旧桃李,芜杂与之均。谓言彼草木,於我奚疏亲。於问置取舍,岂得完天真。不若任其然,同受雨露仁。物性且不违,人心何缁磷。闭户不迎客,箕踞无冠巾。苟忘轩冕荣,何异

遍乾坤、好山无数,古来高隐能几。相逢尽道林泉胜,无柰利名朝市。青嶂里。望曲径深门,彷佛柴桑里。先生傲世。任短褐长*,清琴烛酒,占断晋风致。疏林下,别有谈玄尘尾。清风长满窗几。门剥啄何须问,应是采芝仙子。谁可比。已不减、当时鸡犬空中起。留连晚计。尽穴石藏书,

法驾避星回,波罗毗勇猜。河润冰难合,地暖梅先开。下令俚柔洽,献賝弄栋来。愿将不才质,千载侍游台。

曾第飘飘赋,仍劳冉冉趋。叹时三嗅雉,倦别一飞凫。句簿虚公几,迎浆溢里壶。异时赍阀阅,明陟在丹涂。

赤伏开兴运,昆阳定壮图。官仪还旧物,效兆建新都。杲日群阴破,油云万类苏。銮舆陟乔岳,玺绶抚匈奴。厚禄优诸将,嘉猷访大儒。重明绍深构,栾叶奉规摹。叔世纲知紊,遗风节义扶。袁安空陨涕,杨震卒蒙辜。佞指车前鹿,人瞻屋上乌。炎精尽河渚,黄眚兆当涂。青简传良直,金华

女奴扶醉踏苍苔,明月西园侍宴回。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

八渡凉生五月秋,琼花六出似浮沤。掬花睥睨真如雪,不觉轻寒动玉楼。

春事曾看满眼花,楼高不见玉人家。峡云梦断无消息,想像红裙踏雁沙。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林碍月生。

憔悴江山,凄凉古道,寒日澹烟残雪。行人立马,手折江梅,红萼素英初发。月下瑶台,弄玉飞琼,不老年年春色。被东君、唤遣娆红,高韵且饶清白。因动感、野水溪桥,竹篱茅舍,何似玉堂金阙。天教占了,第一枝春,何处不宜风月。休问庾岭止渴,金鼎调羹,有谁如得。傲冰霜、雅态

老亲依北海,贱子弃南荒。有泪皆成血,无声不断肠。此中逢故友,彼地送还乡。愿作枫林叶,随君度洛阳。

带郭林塘尽可居,秫田虽少不如归。荒烟五亩竹中半,明月一间山四围。草卧夕阳牛犊健,菊留秋色蟹螯肥。园翁溪友过从惯,怕有人来莫掩扉。

野老悲春事,相如复倦游。肯来倾浊酒,同与散清愁。远岸重重柳,晴江处处舟。飞红残照晚,闲倚水边楼。

亲戚不忍别,弟兄那可离。枕边鸿雁信,天外鹡鸰诗。老大须长健,音书莫较迟。今朝万金至,无语不成思。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姑射仙人肌雪莹,笑他红紫纷纷。从教藏白后庭深。虬枝才破蕾,鼻观已遥闻。花正繁时春又暮,年华荏苒催人。惜花心事与谁论。长哦清绝句,目断古南云。

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秋千影半斜。沉麝不烧金鸭冷,淡云笼月照梨花。

重雾真成雨,疏帘不隔风。青林拥红树,家鹜杂宾鸿。渔屋浑环水,晴湖半落东。往来成一老,犹在半涂中。

绕林游遍便沿陂,薄暑车行不下帷。最喜竹君相伴久,凶渠生子子生儿。

雪压门外土骨堆,一番两番春始回。归来但见邻舍换,老树红花如死灰。商量千古有何事,经营八纮非汝才。乘除幻变既如此,何不快呼鹦鹉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