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遂宁李漕

今世儒宗一泰山,暂乘紫气下函关。
主盟道学周程上,伯仲诗名李杜间。
少府暂分肤使节,甘泉合在侍臣班。
春江一碧平於掌,好趣牙樯待赐环。

作品评述

《寿遂宁李漕》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寿遂宁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寿遂宁的赞美和祝福之情。

诗词以泰山为喻,将寿遂宁比作今世的儒宗,形容其崇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诗中描绘了紫气降临函关,象征着寿遂宁的威望和荣耀。主盟道学周程上,伯仲诗名李杜间,表明寿遂宁在学术和文学领域的卓越地位,被视为李白和杜甫之间的杰出诗人。

诗中还提及少府、肤使节、甘泉和侍臣班,这些词语暗示了寿遂宁在政治和官僚体系中的重要角色和地位。作者以春江一碧平於掌来形容寿遂宁的才干和智慧,意味着他能够稳定和掌控局势。最后一句诗中的好趣牙樯待赐环,表达了作者对寿遂宁的期待和祝福,希望他能够得到吉祥和荣耀的加持。

这首诗词通过对寿遂宁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其崇高的评价和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官僚体系的描绘,展示了寿遂宁的杰出才干和卓越地位。整首诗词流畅自然,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寿遂宁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对才德兼备的士人的崇尚和推崇。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霜树鸟栖夜,空街雀报明。碧山相倚暮,归雁一行斜。(并见张为《主客图》)

幽禽鸣屋角,唤我起寻春。山径八九里,角巾三四人。侧行松偃蹇,倦憩石嶙峋。谁道春犹早,山樱几树新。

绿云一散寂无声,此际何人太瘦生。香纵返魂应断续,花曾解语欠分明。白团画识春风在,红烛歌残夕泪争。从此朝朝仍暮暮,可能空逐梦中行。

都人布金地,绀宇岿然存。山气蒸经阁,锺声山国门。老杉春自绿,古壁雨先昏。应有幽人屐,来留石藓痕。

我居大泽中,一舟不可无。短篷挟两桨,疾若波中凫。来往菰芦村,按行瓜芋区。浮家亦可乐,何必爱吾庐。

怅惜年光怨子规,王孙见事一何迟。等閒春过三分二,凭伏桐花报与知。

万岁菖蒲酒,千金琥珀杯。年年行乐处,新月挂池台。

金泥小扇谩多情,未胜南工巧织成。藤缕雪光缠柄滑,篾铺银薄露花轻。清风坐向罗衫起,明月看从玉手生。犹赖早时君不弃,每怜初作合欢名。

肃肃金山凤,凤兮同阿房。凤兮不凰老,孤鸣在高冈。幸生一鸑雏,毛雨蔚成章。鸑雏实不恶,反哺天性良。坐革枭獍暴,不受雀角伤。教之六律音,因之鸣朝阳。来仪实有本,凤声益锵锵。於乎金山凤,永为百鸟祥。

今所以知古,赖世有书史。后所以信今,岂不亦藉此。昔在韩魏公,治平四载耳,仁皇实录就。贼贾独不尔,窃位十六年,不奏理庙纪。咸淳至德佑,抑又可知矣。国亡邪正混,{衣中加八}挞笔孰泚。衰翁抱丹心,但恐将溘死。

江陵少尹好闲官,亲故皆来劝自宽。无事日长贫不易,有才年少屈终难。沙头欲买红螺盏,渡口多呈白角盘。应向章华台下醉,莫冲云雨夜深寒。

岚光叠杳冥,晓翠湿窗明。欲起游方去,重来绕塔行。乱云开鸟道,群木发秋声。曾约诸徒弟,香灯尽此生。

密云郊外已回秋,日下崦嵫景懒收。秦帝城高坚似铁,李斯书上曲如钩。宁惟东岳凌天秀,更有长庚瞰曙流。见说山傍偏出将,犬戎降尽复何愁。

去郭不三里,将家逾十年。转添身散诞,况乃足蹁跹。九叠春宜老,群芳晚更妍。得闲无一事,倚杖看鞦韆。

南流底处所,绛帐居尊严。

万里岷峨路。笑归来、野逸萧闲,旧时风度。玉陛金闺春引处,迟却京华步武。漫赢得、西湖佳趣。香篆琴丝帘影外,有朝云、夜月和鸥鹭。都辨我,醉中句。飞凫又报匡庐去。怕赤霄、班里依然,有人留取。头黑功名浑好在,漫浪从渠赋予。但爱我、襟期相遇。满把一觞为君寿,有风荷、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别开洞壑翠微齐,萝薜云深路转迷。一榻繁阴炎扫午,六秋岩畔足幽栖。

一叶飘然任浪吹,雨蓑烟笠肯忘机。只贪浊水张罗众,却笑清流把钓稀。苇岸夜依明月宿,柴门晴棹白云归。到头得丧终须达,谁道渔樵有是非。

贻我五字句,清诗曷以酬。端知檄愈疾,未信酒忘忧。多难屡濒死,诸兄虚见收。病驹叨蓆秣,顾影益增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