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张居正的《观音岩次罗念庵韵》
拼音和注音
fǎ shēn qīng jìng shān zhǎng zài , líng jìng xū wú chén zì x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无尘:不着尘埃。常表示超尘脱俗。
灵境:庄严妙土﹐吉祥福地。多指寺庙所在的名山胜境。泛指风景名胜之地。
虚无:(形)有而若无,实而若虚,道家用来指“道”(真理)的本体无所不在,但无形象可见。
清净:(形)①没有外界事物打扰:耳根~。[反]喧扰。②佛教、道教指远离人世烦恼:~无为。
法身:1.佛教语。梵语意译。谓证得清净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灭,无形而随处现形,也称为佛身。各乘诸宗所说不一。2.指高僧之身。3.旧指修炼得道之身。
张居正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编修。严嵩、徐阶均器重之。迁右中允,领国子司业事,与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业。阶代嵩为首辅,倾心委之。隆庆元年引之入阁。阶致仕,居正与司礼监李芳谋,引拱入阁。同定封俺答事,北边遂得安宁。此后渐生嫌隙,神宗时与司礼监冯保谋,逐拱,遂为首辅。神宗即位时年幼,小有过失,慈圣太后即责云:“使张先生闻,奈何?”及帝渐长,心厌之。卒,谥文忠。未几弹劾者即纷起。次年,追夺官爵;又次年,籍没家产。天启间,始追复故官。有《张太岳集》、《太岳杂著》等
原诗
上方重阁晚依依,飞锡何年此息机。
行尽碧霄平有路,坐看红树不知归。
法身清净山长在,灵境虚无尘自稀。
欲借一枝栖野鹤,深公应笑买山非。
